2011/02/16

【遊澳洲】(19)Sydney-Aquarium & Bridge Climb 水族館&爬雪梨橋

今天要逛水族館,為了避開人潮搶在開門時就入館,一大早就來到達令港,8點多港邊冷清清的,路人也寥寥無幾

在Cockle Bay Wharf前的噴水池還好沒休息,至少可以讓我駐足一會

餐廳大都還沒開門

不過有幾間有早餐

‧Nick's Seafood Restaurant
隨便挑了一間吃早餐

big breakfast $15,還可以接受

大早餐的確很是豐盛

兩顆荷包蛋、培根、煎番茄

香腸、薯餅、吐司、炒洋菇,很道地的英式早餐,讓我想起在倫敦的日子

服務生問我要不要柳橙汁,當然好!咖啡呢?好啊!柳橙汁喝起來很濃有果粒,咖啡好小杯,但很香!

但是最後到看到帳單時差點沒剉塞,這杯柳橙汁$5.5,咖啡$3,套餐根本沒含飲料,這一餐$23.5,把我兩天的餐費給吃掉了 (這頓早餐台幣$700,比我住宿青年旅館還貴)

算了,就當花錢買風景看

是說坐在港邊看風景又不用錢,我幹嘛需要砸那麼多摳摳

慢慢感覺到有人煙了

‧Sydney Aquarium 雪梨水族館
http://www.sydneyaquarium.com.au/
open time: 9:00-20:00 (specail time see offical website.)
雪梨水族館開於1988年,慶祝澳洲建國200週年

前天在雪梨塔就已經買了四合一的套票

這可是用樂高積木一個個組起來的


這?是外星人入侵地球嗎?


‧CatFish 鯰魚
為什麼鯰魚要叫做cat-fish呢?因為牠有鬍鬚狀似貓,觸鬚是主要感覺器官,用來偵測食物,身上沒有魚鱗,是夜行動物,世界七大洲只有南極洲沒有鯰魚


很像白木耳的海葵


‧Seahorse 海馬
海馬屬於魚類,是一種小型海洋動物,身長5-30mm,尾鰭完全退化,脊椎可捲曲來鉤住物體以固定身體位置,身體依靠小而幾乎透明的魚鰭的扇動,它們可以任意上下左右移動,但速度緩慢;由母魚將卵產在雄魚腹中之孵卵囊,經2到3周的懷卵期,再由公魚孵出小海馬

海馬憑藉身上體色的偽裝及硬化成皮狀的皮膚以逃避掠食者

‧Cuttlefish 烏賊
烏賊,本名烏鰂,烏賊為俗寫,又稱花枝、墨鬥魚或墨魚

原來烏賊就是花枝喔,我都分不清烏賊、花枝、透抽、章魚、墨魚、魷魚,感覺好像都一樣哩~

‧Green Moray Eel 綠海鰻
綠海鰻生存在水深40m,身長2.5m

(photo ref.維基百科)

這美人魚有點醜耶~

雪梨水族館內約有650種物種,6000多種魚、水生物

透明丙烯酸海中玻璃隧道長146公尺,360度的環狀透明玻璃可以近距離看到深海魚類

館內展示5000多種海洋生物,可說是海洋生態的縮影

‧Eagle ray 鱝ㄈㄣˋ魚
又稱魔鬼魚。看到一大片的鱝魚從我頭頂飛過,真是驚人

尤其是尾巴拖著那一根長長的刺,真是可怕,那可是含有劇毒,澳洲知名動物保育人士鱷魚先生Steve Irwin就是命喪於那根劇毒下。鱝和魟是不同科,但看起來實在很像

雖然成群的魚種,但在我看來實在分不出甚麼種類

‧Clownfish 小丑魚
只有海底總動員的尼莫我認識啦~小丑魚與海葵有著密不可分的共生關係,因此又稱海葵魚。帶毒刺的海葵保護小丑魚,海葵則吃小丑魚消化後的殘渣,形成一種互利共生的關係
 
‧Moorish idol 神仙魚(鐮魚)
在海底總動員裡面也有出現的吉哥,但是神仙魚有著一條長長的背鰭(右圖Ref.維基百科),但是牠的外型和特徵看起來都相似,只差那背鰭短很多,該不會是斷掉了吧?XD

和神仙魚長的很像的馬夫魚(白關刀),牠的背鰭較彎鉤狀,尾巴短小成黃色(Photo Ref.維基百科)

‧Australian Plneapple Fish 澳洲光頜松球魚
原生地是昆士蘭、新南威爾斯和西澳岸外;魚鱗片顏色屬黃至乳白、有黑緣,條紋使魚身似一顆松果球而得名,幼魚的發光器官發出的是綠色光,成長時會漸漸轉呈紅色光

牠的嘴角兩側下顎有鑲著會發光的費氏弧菌的發光器官,嘴巴閉著時發光器官則被遮蔽。幼魚的發光器官發出的是綠色光,成長時會漸漸轉呈紅色光(info ref.維基百科)

‧Estuary Stonefish Synanceia Horrida 石頭魚
是一種有毒的魚類,身體的特性可以偽裝成礁岩將自己藏身在珊瑚礁中獵捕食物

‧Moon Jellyfish 海月水母
海月水母的水母體是透明的,可以長到約40公分,有4條明顯的馬蹄狀生殖腺。它們會用觸手來捕捉獵物,牠們沒有鰓、肺或氣管等呼吸部份。由於細小,所以透過擴散水中的氧氣來呼吸

海月水母生存及繁殖了幾個月後就會自然死亡,很少會活多於6個月,但也有一些在水族箱的可以生存達數年。在水族箱中的燈光照射下,透明的水母顯得很有悠然自在又帶有神秘感



‧Bambbo Shark 條紋斑竹鯊
黑白相間的色彩和仰首府臥的姿態,好像狗狀又俗名狗鯊,魚體呈圓柱形,稍平扁。眼睛橢圓形,鼻孔緣具短而尖凸之鬚,具鼻褶與口鼻溝

體呈灰褐色,體側具12至13條暗色橫紋,體側及各鰭另具有許多淡色斑點,體長可達105公分

硬殼的魚卵在水族箱裡可透過燈光看出幼魚在卵中的生長活動情形,組合式的卵殼很容易讓長大的幼鯊拆殼游出,新生的幼鯊可憑它的嗅覺找到食物吃

館鐘得分類包括大堡礁、深海區、塔斯馬尼亞海域、巖岸區、紅樹林、雪梨港區等不同展覽館

其中大堡礁區分熱帶可觸池、活珊瑚洞、珊瑚環礁、兩個環形水道展覽及大型大堡礁海洋水族館一應俱全

日本的國土只比大堡礁大33,819平方公里,由此可知澳洲的大堡礁面積有多大,堪稱世界第一

‧Shark 鯊魚
重頭戲登場了~噹登~噹登~,聽到這個音樂應該就知道是甚麼了吧?沒錯~就是大白鯊。

鯊魚屬於軟骨魚,也就是所謂魚翅湯的來源,牠們的感覺器官相當靈敏,甚至能嗅出幾公里之外的血腥味

而牙齒並不是直接固定在顎上,而是嵌在牙齦中,牠們的牙齒在一生中會不斷的被更新替換

熱帶可觸池,這一區的水生動物都可以摸,但不可以抓起來

這樣的場景布置感覺好有fu喔~

其實魟、鱝、鰩都是非常類似的軟骨魚綱,魟和鱝則同屬燕魟目,鰩屬鰩目

但以外型來說的話魟和鱝很相似

都有一根長長的棘刺,通常牠們不會主動攻擊,除非受到驚嚇或威脅

鼻、口在頭的腹面呈橫裂狀,五對鰓裂

這樣看起來好像笑臉寶寶,好可愛!但是一想到他身懷劇毒又覺得可怕~

‧Paracanthurus Hepatus 黃尾副刺尾魚(擬刺尾鯛)
右下角那隻又叫藍倒吊,就是海底總動員裡的那隻時常失憶的多莉;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口小,體色以淺藍色或藍紫色為底,自眼部往後延著背鰭到尾巴有像魚眼鉤的深藍形狀,尾巴呈黃色三角型

‧Whale 鯨魚
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體長可達30公尺,重達180噸

鯨用肺呼吸,是溫血動物

‧Starfish 海星
海星是沒有腦袋的海洋生物,骨骼不能動,靠它的水管系統移動,5隻觸手上的水管系統有很多凸出的小管足,用來吸水和抓食物,嘴在身體下面。它的消化系統包括兩個胃,其中一個可以從身體裡面射出,在體外包住並且消化食物。海星屬於能迅速再生的動物之一,而少數海星切下的觸手本身也會長成一隻海星

‧Ornate Rock Lobster
又稱為painted lobster或coral crayfish,身體呈藍綠和紅褐色,有很長又靈活的觸角,長約50公分

各式各樣的龍蝦,其實越大隻的龍蝦個人覺得肉質偏硬耶,我覺得沙蝦和櫻花蝦最好吃了~XD

‧Common Lionfish 獅子魚
可以長到約35cm

身體呈現不同顏色從紅色至棕褐色或灰色,有羽毛狀的背鰭,翼狀胸鰭,鰭棘有毒(Photo Ref.維基百科)

‧Barramundi Cod 駝背鱸
魚體側扁,背部高聳隆起,頭小,口大。體色為白色,散布黑色圓點,尾鰭圓形,體長可達70公分

‧Spiny Puller Acanthochromis polyacanthus 多刺棘光鳃鲷
多刺棘光鳃鲷會隨著地緣有不同的顏色,在大堡礁的北方是前半身是棕色後半身白色

而南方是灰藍色,在某些珊瑚海域則是整隻都是白色;最長可以長到14cm(Photo Ref. Australian Museum)

好像黑白郎君

很像鳥的龍蝦

應該是魚翅湯罐頭吧?

活珊瑚蟲洞穴包含大堡礁典型的軟硬珊蝴蟲,還有48種的珊瑚

小朋友校外教學,他們的制服就某一個英國卡通一模一樣耶,好可愛啊~

廁所裡的洗手台好特別

看起來明明是平面的水槽,但是水卻不會溢出來,好神奇喔!

用3D立體投射呈現出未來可能進化的海生物種

這些物種真是長得太驚悚了吧~

逛完水族館就像再看了一次動畫海底總動員一樣,而且這部動畫也是以雪梨為背景,逛起來更有感覺!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MCA ) 當代藝術博物館
http://www.mca.com.au/
建於1991年,流放澳洲的藝術家John Power 將他的遺產捐贈給雪梨大學,1989年南威爾斯政府捐贈蓋了MCA來展出這些藝術品

除了展示著名的藝術家作品外,還有澳洲國內外的現代美術、雕刻、平面設計、原住民藝術

雖然是可以免費參觀,但館裡大部分的展場都是收費的,免費的展品大都是原住民的藝術品,實在沒啥興趣,加上當時在興建新館,路線有點混亂,老是鬼打牆一直在同一區繞,最後乾脆放棄不看了

今天的天氣好好啊~來到雪梨第6天終於看到難得露臉的太陽

雪梨歌劇院在耀眼的陽光照射下,顯得光亮亮的~好美啊!!

海上的渡輪依然繁忙的往返

海上計程車

‧Kenneth Slessor (1901-1971) 是澳洲的詩人和新聞記者
在雪梨港的人行道上可以看到很多豐功偉業的名人事蹟

散落一地看起來像是破碎的碑陵的東西,感覺好詭異啊~

前天逛了半個植物園,今天還有時間可以把另半個逛完

‧Government House 總督官邸
總督官邸就位於植物園雪梨歌劇院的中間

穿過大門

可以看到一棟像是城堡的建築,是由白金漢宮建築師 Edward Blore 設計

建於1837年到1843年,除了1901~1914年外,1845~1996年都是總督官邸,現在由南威爾斯遺跡信託管理

總督府是在殖民地時期最先進的哥德式文藝復興建築,使用沙岩築成

門口拉起封鎖線,並沒有對外開放,只能看看網路上的照片

一樓包含飯廳、客廳(Photo Ref. Sydney Mate)

宴會廳,裡面呈現19世紀的設計風格和家具(Photo Ref. planbooktravel)

挑高的川廊,就連天花板都有花雕

雖然看不到裡面的陳設,但是光看外觀雕飾華麗的門窗就可以感覺到裡面的美輪美奐的裝潢

感覺就算坐在門口下午茶,也非常優閒

總督官邸佔地5公頃

不只官邸看起來就像城堡一樣,就連花園造景都如此引人入勝

花開的如此嬌豔,加上這麼藍的天空,真的好棒啊!





在花園前面就可以看到雪梨港,不但可以看花看海,可以看日出看夕陽,這總督的家也太爽了吧!

從這裡可以看到雪梨歌劇院的後面

Sydney Conservatorium of Music 雪梨音樂學院(The CON)
這棟像城堡似的建築是澳洲最古老又頗負盛名的音樂學院之一

雪梨音樂學院就緊鄰著皇家植物園,建於1815年,原本為總督府,1915年改為音樂學院

這半圈繞完,終於把植物園分兩天完整的逛完了~真是開心!^^

‧Intercontinental Sydney 雪梨洲際飯店
117 Macquaire St.
建於1851年,將維多利亞式風格的建築改建成飯店,飯店內挑高的拱廊環繞於中庭

‧Customs House 海關大樓
建於1845年,到1990年為海關大樓,1994年產權轉出後成為一個展覽和私人活動的場所

2003年翻新後,成為一個相當設備新穎的圖書館

從這充滿歷史的建築外一點都感覺不出來裡面這麼現代化(Photo Ref. Weekend Notes)

裡面還有一個完成於1998年,約佔40平方公尺重達1噸的的雪梨市區模型,可以隔著玻璃觀賞到當時多樣的建築風格(Photo Ref.維基百科)

‧Argyle Cut 阿蓋爾隧道
阿蓋爾隧道是雪梨第一個公共工程項目,1843年用炸藥和流放到澳洲的囚犯使用鐵槌和鑿子開鑿山壁而成的隧道,中間曾因流放囚犯的制度被廢止後,開鑿的工程便被中斷,直到1864年才完工,共耗時了21年,裸露的岩石肌紋,當年開鑿的痕跡依然清晰可見

前幾天逛岩石區時不小心就走到了天文台,但是沒啥時間可以逛,今天時間很多可以再來逛一下

不過早上的水族館在達令港,下午的景點卻分佈在岩石區

其實一點都不順路

純粹只是把這幾天沒有逛到的點再補回來而已,真是走給自己累死的~XD

‧Observatory Hill 天文台山丘
1796年,愛爾蘭罪犯John Davis在山丘上建了第一個風車,用來磨小麥做麵包,1800年代風車逐漸失去功能,1805年在一場暴風雨中損毀

1800年建了6座大砲和彈藥庫成為堡壘要塞,並命第一個殖民州長菲利普之名,1833年彈藥庫移到Goat Island 山羊島,1840年大部分的大砲被拆除
 
1825年為了因應逐漸成長的海運,於是在山丘上使用旗幟向海上船隻打訊號,而也有Flagstaff Hill之名

Observatory Hill Park 天文台山丘公園
1788年,這裡可以堪稱是南半球最重要的天文觀測點

因為位居制高點上,所以可以從山丘可看到雪梨港的全景、達令港、雪梨市區

還可以看到遠遠的ANZAC Bridge 澳紐軍團紀念橋

在哪裡可以看到夕陽西下呢?

就是這裡啦!這裡的視野真是超讚,可惜才下午4點多還看不到夕陽

天文台就建在天文山丘最高點上

‧Sydney Observatory 雪梨天文台 Open Time:10:00~17:00 Free
http://www.sydneyobservatory.com.au/
建於1858年,是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天文台

進入門口可以看到一片井然有序的小花園


天文台是以砂岩築成的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

天文台最開始的功用是計算恆星的運行,後來開始用來對船隻和位於Martin Place郵政總局報時

每天下午1點整時間球會往上升到頂點然後往下降同時會伴隨大砲聲。在倫敦的格林威治看到的時間球是紅色,而位於南半球的時間球是黃色,雖然一個位於東西半球的交界處,一個位於南半球,但至今仍每天都很準時升起降落為船隻報時

望遠鏡就安置在兩個8角形的圓頂上,而時間球就在4層樓的屋頂上

因為空氣汙染和光害日益嚴重,1982關閉天文台,改成博物館

博物館裡展出各式各樣古董望遠鏡、天文星象和氣象文物

還有雪梨市區景致的歷史照片對照圖

除了白天可以免費參觀博物館外,晚上有收費的觀星團,透過澳洲最古老的望遠鏡來觀測南半球的星象

南十字星(Photo Ref.維基百科)

‧Fort Street Public Primary School 福特街公立小學
1825年殖民地第二間醫院建於此,1848年改為教學方式創新的Fort Street Model School示範學校,1916年男校遷出

學校就位在圓環的中心點,但這圓環的高度至少有3層樓高,想要跳過圍欄逃學應該很難吧~

‧National Trust Centre 國家信託中心
建於1856年,是福特街學校的一部分,1974年Fort Street Girls’ High School 遷出後改為國家信託中心

國家信託中心由Annie Wyatt 於1945年發起,因此在這棟優美白色建築裡有以她為名的展覽室(Photo Ref. alistguide)

The SH Ervin Gallery
建於1856年,是福特學校的教室和宿舍,1916~1970's年改為福特街女子學校。1978年國家信託中心將它租賃整修後展示慈善家Samuel Henry Ervin 收集的藝品,不定期也會舉辦座談會和巡展

岩石區能逛的地方都逛完了,先來去把爬雪梨橋的票買好$188(NT.5640),真是貴鬆鬆!

‧Royal Copeniagen Ice Cream
http://www.rcicecream.com.au/
環形碼頭旁有幾間賣冰淇淋,雖然最便宜的漢堡王也有賣冰淇淋,但我的腳不自覺就走來這一攤了

密密麻麻的價目表,看沒有啦~還是用手指比較快

選了一球瑞士巧克力$5.5,店員會把冰淇淋放在架子上,很方便

旁邊有醬料可以自己加

加了一些巧克力醬

坐在雪梨歌劇院的美景前舔著這支貴鬆鬆的冰淇淋,感覺自己好奢侈啊~

‧Bridge Climb
http://www.bridgeclimb.com/
注意事項詳http://www.bridgeclimb.com/Chinese/
終於到了今天重頭戲的時間了,爬雪梨橋!如果來雪梨沒爬過雪梨橋那真是白來了~不知道為什麼晚上的時段是最便宜的,不過我選這時間並不是為了貪便宜,因為這個時段可以看到黃昏和夜景,在高塔暸望台上看了雪梨港白天的景色,在雪梨塔上看了黃昏和夜景,這次我要直接攀爬上雪梨橋上看夜景,真是興奮!

在閘口等待集合時間,19:05時間一到工作人員把這一個時間參加的人員集合好,帶我們到一間小房間解說和簽切結書,然後換裝、測試身上的設備,準備出發了!



走的路線是從雪梨橋靠東往北走到中間的國旗後折返,約3.5h


因為不能帶相機上去,所以沒辦法拍到漂亮的夜景,只能用眼睛和腦子把這美景記下來,這張照片是自費買的,一張$25.95,這張照片比我早上吃的那頓早餐還要貴,我都快從這裡跳下去了!不過想太美了,我身上可是鏈著一條重重的鐵鍊,一路上要拉著它走,頗累的!

看著這一片美景還有腳下高速公路的車子和火車不時從我腳底下呼嘯而過,真的好震撼!有種不枉此行的感覺啊~(免費贈送的團體照)

爬完雪梨橋還會發一張證書

和一頂帽子,還可以免費參觀瞭望台,可惜我前幾天已經花錢過去了,氣死我了!

0 則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身分請選擇[名稱/網址]留下您的大名★★(請盡可不要選匿名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