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是一個很貪心的人,每次出門玩就想要玩個夠本,不光是整本旅遊書都要去到,還有網路私房景點更不能少,就算走到鐵腿也在所不惜!我的人生還沒辦法走到慢活的境界~XD

從NSW美術館穿過Domain的大草坪,沿著馬路可以走到圖書館

圖書館的對面有一個噴水池

‧Shakespeare Memorial 莎士比亞紀念雕像
建於1926年,上面人物分別代表莎士比亞巨作中的角色Hamlet哈姆雷特、Romeo羅密歐、Juliet茱麗葉、 Falstaff法斯塔夫、Portia

‧State Library of New South Wales 南威爾斯州立圖書館
NSW圖書館是澳洲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成立於1826年,建於1845年

The Mitchell Wing
在1880年代圖書館早已不敷使用,加上 David Scott Mitchell’s將提供大量的收藏品給圖書館,但先決條件是必須興建新的樓館分別存放這些文獻,於是在1906年開始規劃興建新的樓館,1910年完成興建Mitchell Wing;2010年於此館慶祝了100周年

The Dixson Wing
1929年在Mitchell Wing的南端再興建Dixson Wing以存放Sir William Dixson畢生的收藏品

The Macquarie Street Wing
興建於1983年,完成於1988年,並在澳洲建國200周年慶時由英王伊莉莎白二世與親王揭幕;其建築主體與Mitchell Wing連接

雖然每一樓館都在不同時期興建,但為保有整體性,都使用同一石材,如果沒有特別研究其實還看不太出來哩!

沿著馬路繞了圖書館一圈

一大片密布的綠葉植物好壯觀啊~

‧Parliament of New South Walse 新南威爾斯省議會
NSW省議會是澳洲最古老的立法機關,原本議會大樓是為雪梨的第二醫院而建,共有三棟建築

原設計草圖(Phot Ref.維基百科)

三棟建築中其中一棟改為Sydney Minit造幣廠,一棟依然是醫院,一棟原為外科醫生宿舍1829年改為現在的議會大樓

議會大樓可以免費參觀,但是在入口處要先X光安檢

優美的紅色建築外觀和露臺加上白色不同花樣的圍杆,這是我走遍多國看過最別緻的國會大樓了

如果議會沒有開會的時候整點會有免費參觀導覽,剛好我進來的時間有一團

導覽員很詳盡的解說,但是我一句都聽不懂~哈哈哈!

中庭有像水母的噴水池

接下來參觀另一個廳,感覺和台灣的議會很不同,都是小小間還有樓中樓,踩在厚重的地毯上昏黃的燈光感覺很溫馨,這樣的氣氛應該很難吵架吧??

開會時的盛況

從NSW美術館穿過Domain的大草坪,沿著馬路可以走到圖書館
圖書館的對面有一個噴水池
‧Shakespeare Memorial 莎士比亞紀念雕像
建於1926年,上面人物分別代表莎士比亞巨作中的角色Hamlet哈姆雷特、Romeo羅密歐、Juliet茱麗葉、 Falstaff法斯塔夫、Portia
‧State Library of New South Wales 南威爾斯州立圖書館
NSW圖書館是澳洲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成立於1826年,建於1845年
The Mitchell Wing
在1880年代圖書館早已不敷使用,加上 David Scott Mitchell’s將提供大量的收藏品給圖書館,但先決條件是必須興建新的樓館分別存放這些文獻,於是在1906年開始規劃興建新的樓館,1910年完成興建Mitchell Wing;2010年於此館慶祝了100周年
The Dixson Wing
1929年在Mitchell Wing的南端再興建Dixson Wing以存放Sir William Dixson畢生的收藏品
The Macquarie Street Wing
興建於1983年,完成於1988年,並在澳洲建國200周年慶時由英王伊莉莎白二世與親王揭幕;其建築主體與Mitchell Wing連接
雖然每一樓館都在不同時期興建,但為保有整體性,都使用同一石材,如果沒有特別研究其實還看不太出來哩!
沿著馬路繞了圖書館一圈
一大片密布的綠葉植物好壯觀啊~
‧Parliament of New South Walse 新南威爾斯省議會
NSW省議會是澳洲最古老的立法機關,原本議會大樓是為雪梨的第二醫院而建,共有三棟建築
原設計草圖(Phot Ref.維基百科)
三棟建築中其中一棟改為Sydney Minit造幣廠,一棟依然是醫院,一棟原為外科醫生宿舍1829年改為現在的議會大樓
議會大樓可以免費參觀,但是在入口處要先X光安檢
優美的紅色建築外觀和露臺加上白色不同花樣的圍杆,這是我走遍多國看過最別緻的國會大樓了
如果議會沒有開會的時候整點會有免費參觀導覽,剛好我進來的時間有一團
導覽員很詳盡的解說,但是我一句都聽不懂~哈哈哈!
中庭有像水母的噴水池
接下來參觀另一個廳,感覺和台灣的議會很不同,都是小小間還有樓中樓,踩在厚重的地毯上昏黃的燈光感覺很溫馨,這樣的氣氛應該很難吵架吧??
開會時的盛況
逛完議會大樓走出只能出的自動鐵門,繼續沿著圍牆往前走
‧Sydney Hospital 雪梨醫院
雪梨醫院是澳洲最古老的醫院,成立1788年,建於1811年
‧Il Porcellino
1968年仿製佛羅倫斯的公豬,據說摸摸那隻豬的鼻子可以帶來好運
醫院的庭院裡佇立一座金光閃閃的噴泉
當初設計雪梨醫院的設計師已經不可考,雖然這期間建築主體也重建過好幾次,但都不會脫離整體的設計風格
在這麼優美的環境診療,想必也是病人的一大福音,相信可以很快就會痊癒了
每棟間都會用天橋連接,就連陽台設計的如此美倫美奐,被命為最美麗的醫院真不是浪得虛名
‧Sydney Mint 造幣廠
這裡曾經雪梨醫院三棟建築體的其中一棟,所以想當然也是最古老的建築,建於1811年,又稱為Rum Hospital萊姆酒醫院,當初英國政府拒絕提供資金建雪梨醫院,因此Macquarie總督和一些商人合作進口萊姆酒rum賺取利潤,才有資金蓋醫院,因此又稱為萊姆酒醫院,1816年完工
1855年殖民政府受命英國在此設立英國造幣廠的分支廠,直到1926年才遷移到墨爾本和伯斯
造幣廠關閉後,很多政府機關便進駐到此,這些建築便漸漸被破壞,直到1979年才開始受保護改為博物館(Photo Ref.維基百科)
1997年博物館關閉,換由Historic Houses Trust接管
‧Hyde Park Barracks Museum 海德公園營房博物館
http://www.hht.net.au/museums/hyde_park_barracks_museum
建於1819年,原本是居住男性罪犯直到1848年,之後便有等待家人團聚和尋找工作的殖民地女人和愛爾蘭飢民入住成為庇護所,直到1887年才改由政府機關進駐,1981年改為博物館
這是一棟由磚砌混合而成的建築,2010年列為世界遺產
在營房四周是一片方方正正的沙土庭院,花草甚麼都沒有
不知道為什要這麼浪費空間?也許是要保持當年的樣貌吧?
‧Irish Famine Memorial 愛爾蘭飢荒紀念碑
1845~1852年愛爾蘭發生大飢荒,因為當時一種病菌(晚疫病)造成愛爾蘭主要糧食馬鈴薯腐爛,加上社會和經濟因素造成而使農民欠收,很多人買不起糧食而餓死(Photo Ref.維基百科)
此紀念碑是紀念是1848~1850年4200名大部分是孤兒的年輕女飢民經由特殊的計畫而來到澳洲而存活(Photo Ref.Irish Famine Memorial)
牆中央以迴旋錯開方式裝置了一塊玻璃,玻璃上列出飢民的名字,一張長桌被牆分隔為二(Photo Ref.irish community nsw )
左邊桌上放著盤子、湯匙,牆上有聖經代表一般人生活,右邊的桌上放了一個穿透桌子的盤子和牆邊一支馬鈴薯鏟代表飢民的生活
‧St. James Church 聖詹姆斯教堂
建於1824年,是雪梨最古老的教堂,與對面的海德公園營房是同一個設計師,使用當地的磚砌而成,拱型的大窗,對稱的山牆,散發出傳統的古典風格
雪梨塔~晚點我就要來征服你囉!!
維多利亞女王像
‧Town Hall 市政府
http://www.cityofsydney.nsw.gov.au/sydneytownhall/index.asp
建於1880年代,是一棟沙岩建築,在當時這是一棟令雪梨人引以為傲的建築,還在完工1889年11月29日放假舉國慶祝
外觀靈感來自於法國的酒莊,還加入了維多利亞式的設計元素,有著華麗夢幻的樓塔(Right of Photo Ref. 維基百科)
上面有一個鐘仿倫敦的大笨鐘四面都有時鐘,於1883年裝置而成,已經使用超過120年的時鐘至今仍分秒不差,時針1.1米,分針1.7米
內部可以免費參觀
挑高的穹頂,吊燈的周圍有一圈玻璃窗,將陽光聚集灑落在前庭的正中央
前庭的吊燈安裝於1880年上面超過170個燈泡,非常炫爛奪目,1905年從原本瓦斯燈改為電氣
在雪梨歌劇院完成前市政廳是雪梨最大的室內建築,絕大部分的音樂表演和活動都是在市政廳演出
潔白優美的迴廊
電梯裝設於1906年,是澳洲最古老的電梯;正巧我剛好看到有人搭電梯哩,就像電影一樣要拉開鐵門
‧St. Andrews Cathedral 聖安德魯斯教堂
http://www.sydneycathedral.com/
位於市政廳的旁邊,建於1868年
總督Lachlan Macquarie預期雪梨將會大發展成一大都市,而計畫在此地興建一個大教堂,但這個計畫並沒有成功,之後先建了聖詹姆斯教堂,直到1837年才又重新計畫蓋聖安德魯斯教堂
文藝復興時期的哥德式建築風格,但是又不失保守的古典派,似乎要將兩種元素合而為一
來到這裡已經是關門時間了,所以無緣參觀教堂內部
‧Queen Victoria Building(QVB) 維多利亞女王大樓
建於1898年,寬30公尺,長190公尺,使用華麗的裝飾和拜占庭式圓頂羅馬風格,興建時但卻碰上經濟大蕭條,於是大量聘用專精技工雕琢建造。屋頂上的半圓球的穹頂是一大特色,外部銅鑄內部鑲玻璃
原本是設計為維多利亞女王登基50周年而建成為區域性的百貨市場,1986重整後成為現在精品百貨公司,被喻為全世界最美的購物中心
來到這裡怎能不進來朝聖一下呢?
真的是氣派又華麗,和倫敦的哈洛斯百貨真是有得拼,但是兩家有不同的格調
美麗的彩繪玻璃
中空挑高的中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整個百貨的動向,還有每層地板上簡約的幾何圖形
‧Bon Bon Fine Chocolates
http://www.bonbon.com.au/
今天是情人節,好多人在買巧克力。看起來好像很好吃耶~當初在survey名產時怎沒看到有人推這間
在網路找到的資料是說在頂樓上有維多利亞的人像會自動旋轉,怎麼找都找不到,還跑到街上看是不是在屋頂上,眼看快整點時鐘表演,只好放棄了!
原來網路說的是這個!嗚~沒看到!功課沒做足的下場~
5點整我馬上衝上樓看時鐘表演
Great Australian Clock,這個鐘最上層金色鐘罩著,整點時會打開,但也沒看到它打開啊?
2000年製,重達4頓,掛於10米高
上面有33個場景代表澳洲的歷史演進,從原住民到歐洲人登陸成為殖民地,隨著時間不斷的轉動
The Royal Clock是百年機械鐘,整點時會有音樂並可以看到自動更換6個英國皇家場景
燈一滅就是更換下一個場景
據說在百貨公司內的圓頂上有一封1986年英王伊莉莎白二世寫給未來的信,要在100年後2085年由雪梨市長取下公開內文。也太久了吧~我都活不到那時候了!看來今生是無緣知道那封信的內容
‧Bicentennial Plaza 兩百周年紀念廣場
維多利亞女王像原本是放在愛爾蘭的首都都柏林,1947年愛爾蘭將它送給雪梨,1987年才放在現在的位置
離開QVB我懶得走路了,直接搭火車
在Town Hall站搭繞一大圈的紅線到St. James站下車,明明從市政廳走到聖瑪麗教堂就過幾條街而已,搭火車卻要繞好~~大一圈啊!
即使搭最近的藍線也要在Martin Place下車,要走更遠,那還不如搭繞遠一點的,反正搭火車一下就到了
又走進海德公園,同樣一條路又再走一次,不按行程走就是這樣,走爆我兩條腿!="=
‧St. Mary's Cathedral 聖瑪麗大教堂
http://www.stmaryscathedral.org.au/
是澳洲最大的教堂,第一座的聖母教堂建於1821年,但被兩次大火燒毀,直到1882年才又重新建立
哥德式文藝復興風格
兩邊有其最大特色的飛扶壁
裡面可以免費參觀,推開厚重的門
但是正好在有牧師在帶領禱告,真是肅穆莊嚴,太過莊重害我不知所措,趕緊逃了出來~結果甚麼都沒參觀到!算了~看一堆教堂我也記不起來(安慰ing)
看起來好像電影"修女也瘋狂"啊~
‧Pitt Street Mall 皮特街購物廣場
皮特街是雪梨CBD最熱鬧的購物街,聚集很多餐廳、服飾、精品,但是6點整就打烊關門了,只有每週四才會營業到晚上9點,所以現在這個時刻很多店家紛紛打烊,路上行人趕著下班回家,不一會又要空城了
‧Sydney Tower 雪梨塔
http://www.sydneytowereye.com.au/
Normal Open Time:9:00-22:30(closed on Christmas Day)
雪梨塔高309米,主體高50米,是雪梨最高的獨立結構體,而高度則僅次於黃金海岸的Q1,也是南半球第二高瞭望台,僅次於紐西蘭的Sky Tower
雪梨塔建於1975年,開放於1981年,當時安全高度為279米,1998年加裝避雷針後總高度為309米。雪梨塔上有4層樓,1~3都是餐廳,第4層才是瞭望台,可容納960個人(Photo Ref. The Sydney Tower Eye 、維基百科)
雪梨塔位於熱鬧的皮特街上Westfield Shopping Centre的頂樓,要先搭電梯到5樓售票口買票。當時我去的時候雪梨塔下的AMP購物廣場關閉在整修,2011年6月由Westfield收購並重新開幕改為Westfield Shopping Centre,Sydney Tower也更名為The Sydney Tower Eye
買了四合一的套票$49.99(include Sydney Tower Eye,Sydney Aquarium,Wild Life Sydney,Oceanworld Manly)不建議買套票,水族館還可以,動物園來不及去,海洋世界真是浪費錢,而且澳洲最小的幣值就0.05,50就50標啥49.99,害我一直在等他找錢給我..="=
買完票後沿著指標排隊搭電梯上到雪梨塔,如果要爬樓梯的話有1504階,台灣的101高509.2米2048階
通往塔頂的有三座直達電梯,最快40秒可以直達瞭望台
真的超神速~這是我第三次上大樓瞭望台看風景(紐約-帝國大廈、名古屋-電視塔),只要在雪梨的CBD一天就一定會看到雪梨塔,今天我終於要征服它了!哈哈~
樹木很茂盛的是植物園【遊澳洲】(17)Sydney-Royal Botanic Gardens,最重要的雪梨歌劇院剛好被大樓遮住看不到="=
中間是雪梨橋【遊澳洲】(16)Sydney-The Rocks,這張可以看到右中間那一點點白色屋頂的歌劇院="=
這區過幾天才會去,最左邊那一長條碼頭是早上去吃熱狗的地方
海德公園中間那一棟是澳紐軍團戰爭紀念館【遊澳洲】(15)Sydney-Darling Harbour
海德公園的噴水池和對面聖瑪麗大教堂
綠色的屋頂是QVB
CBD
CBD
達令港【遊澳洲】(15)Sydney-Darling Harbour
達令港中間那條橋是皮爾蒙特大橋,再遠一點還可以看到星城賭場
沃爾什灣碼頭
聽說天氣好的話可以看到藍山去(真的假的?旁邊阿六仔旅行社導遊說的)
長得很像一根棒子的大樓
中間有一架白色紅屁股飛機快要降落,應該是澳洲航空吧?
南半球最高的郵筒
坐在這明信片都寫完了,天怎還不快點黑啊!等到我都快睡著了="=
終於等到8點多天開始漸漸黑,燈火也開始點點亮了起來!
我的相機拍不出夜景的美,最美麗的景象只能存到我的腦子裡了~

A→B→C→D→E 詳【遊澳洲】(17)Sydney-Royal Botanic Gardens
E→F詳【遊澳洲】(17)Sydney-Art Gallery of NSW
F.圖書館→省議會→雪梨醫院→G.造幣廠→營區博物館→聖詹姆斯教堂→H.市政府→I.聖安德魯斯教堂→J.維多利亞大樓→K.聖瑪麗亞大教堂→L.皮特街購物中心→M.雪梨塔
只有J到K是搭火車,其他都是用走的,又是超級斷腿的一天~
A→B→C→D→E 詳【遊澳洲】(17)Sydney-Royal Botanic Gardens
E→F詳【遊澳洲】(17)Sydney-Art Gallery of NSW
F.圖書館→省議會→雪梨醫院→G.造幣廠→營區博物館→聖詹姆斯教堂→H.市政府→I.聖安德魯斯教堂→J.維多利亞大樓→K.聖瑪麗亞大教堂→L.皮特街購物中心→M.雪梨塔
只有J到K是搭火車,其他都是用走的,又是超級斷腿的一天~
0 則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身分請選擇[名稱/網址]留下您的大名★★(請盡可不要選匿名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