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天氣每天真是變化多端,下雨、大太陽、下雪、下雨、大太陽...,每天出門前都要先上網查一下氣象,即便是出太陽的日子也不能輕忽它,冷風吹來可是凍到會令人抓狂
‧Notting Hill 諾丁山莊
早上的第一個點是波特貝羅市集附近的荷蘭公園,但是它已偏離倫敦市中心,所以旅遊書上的地圖並沒有它的正確位置,還好地鐵H&S線有Holland Park Station,只要車有到就不是問題了^^
一下了車也沒指示牌,根本也不知該往哪走,幸好大清早路上還有幾個路人可以問,依路人的指示沿著山丘而上就可以到
諾丁山莊是倫敦的高級住宅區,潔淨的街道,整齊劃一的房子,真的有別於我們住在便宜第三區Plaistow的感覺
‧Holland Park 荷蘭公園
荷蘭公園建於17世紀的詹姆斯1世,其名來自於亨利伯爵,原屬於荷蘭伯爵的私人庭園,到19世紀荷蘭公園的腹地漸漸被變賣給建商蓋住宅區
直1952年後才將荷蘭公園開放為公共公園,面積約佔22公頃,包括橘園、板球球場、網球場、日本花園、青年旅館、兒童遊樂場,雖然是倫敦最小的公共公園,但卻是諾丁山莊上的後花園
進入公園經過林中的蔓徑荒草,冬天蒼涼的景色一覽無遺
‧Lord Holland statue
Statue of Henry Richard Vassall-Fox, 3rd Baron Holland (1773 - 1840),為了紀念這位公爵而將公園命名為荷蘭公園
‧Youth Hostel Grounds 青年旅館
位於公園中的青年旅館,如果在春暖花開的季節來住,應該會很讚吧!不過老實說座落在這裡是偏僻了一點
公園還有不少小動物,不肯開屏的孔雀和不期而遇的小松鼠
‧Kyoto Garden 京都庭園
這是日本送給英國表友好的禮物,1991年查爾斯王子揭幕
沒想到會看到日本式的庭園隱身在英國的公園裡,僻靜的庭園,潺潺流水
水池上還站著一動也不動的日本鶴,仿若置身在京都,讓人有點視覺錯亂哩!
沒注意看還真像一個路人哩~
‧Belvedere Restaurant 麗城餐廳
17世紀,麗城曾是詹姆士一世的官邸中最豪華的夏季宴會廳,現是一間法式餐廳
紅磚的拱門式外觀搭上七彩燈光
磚牆上攀附著枯木,拱門牆後的長廊牆上畫著17世紀時在荷蘭公園中的宴會場景,由Mao Wen Biao(北京人)於1994~1995年繪成
‧Dutch Gardens
遠遠看像聖誕樹,走近一看,原來一盆盆疊起來的盆栽,真是神奇!
蔚藍的天空畫過好幾道飛機痕,好像光芒四射的線條
樹上居然卡著一棵蘋果,不是我喔!我的蘋果還在我包包裡呢XD!
‧Holland House
建於1605~1608年,最早的名稱是Cope’s Castle或Kensington House,在英國內戰間,荷蘭樓是肯辛頓最宏偉的建築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幾乎被摧毀,1959年倖存下來的建築整修為紀念喬治六世青年旅館和露天劇院,現在不定期會在這裡舉辦音樂會
還有狗狗的廁所哩!
走出公園是長長無止盡的腳踏車道,反正也搞不清方向了,索性就亂走
終於走到了大馬路,問了路人附近有一個地鐵站
‧High Street Kensington 高街肯辛頓
原來大馬路是肯辛頓的購物街,街上高級商店和餐廳林立,聖誕燈飾裝飾著整條街,雖然沒來牛津街來的熱鬧繁華,但卻可以慵懶愜意的盡情血拼
倫敦大部分的博物館都是免費或自由捐,也因這樣的因素,讓我絕不輕易放過各大博物館,今天的行程就做了一些修改,中間插進一間Boxing Day沒去成的博物館,10點開門的博物館已經有不少人在排隊等著開門,還好我們還不算晚,大約排個十幾分就可以進去了
‧Natural History Museum 自然歷史博物館
自然歷史博物館原為大英博物館的一部分,因展場不敷使用,於1862年在倫敦舉行的世界博覽會結束後,將展覽的所在地選定為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新址,1881年正式啟用
館中現有70多萬件藏品,包括礦物學、古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和生態學五個主要組成部分,尤其以達爾文搜集的標本和恐龍化石聞名
哥德式的建築風格中含蓋著大型階梯、半圓型的拱窗、圓形的大廳入口是設計師刻意保留的羅馬建築風格
建築中央的兩座三層樓的哥德式高塔不只是主樓梯塔也是館內通風設備的通風管道
‧Darwin Centre 達爾文中心
2003年落成的達爾文中心是NHM的專屬研究機構,主要蒐集活體標本,整棟建築使用玻璃外牆其概念來自蟲蛹,雖然是新建築但依然使用土黃色磚牆和漆成藍色間隔的鋼骨,與舊建築色系融合一起,但又不失獨特風格
NHM的主要拱形入口其靈感是來自於蘇格蘭西部玄武岩柱
‧Central Hall
進入到館內抬頭看看天花板上,每個白色的方形格裡彩繪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共有162幅,而高聳的的大廳屋頂是由鑄鐵骨架和玻璃天窗構成,在太陽光線與燈光的照射下偌大的大廳迴廊顯得更加壯觀(Left Photograph Ref. NHM-Ceiling Panels)
館內分為橘、藍、綠、紅區,每一區還有分門別類各種館別,可說是琳瑯滿目,入館後最好拿一份地圖以便能依序逛完(Ref.NHM-Floor Plans)
2.2噸的大理石雕像是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他是著名的地質學家也是生物學家,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和物種起源對於人類有著深遠的影響。原本置於此的是一噸重的創始館長查理歐文(Richard Owen),2009年5月為了慶祝達爾文200週年, 耗時26小時動用8個人將北館的達爾文雕像移至於此
接著看到迎接賓客的就是一隻1億5千年前的草食性梁龍化石,身高26公尺,館藏於1905年
‧Dinosaurs 恐龍
1992年重新裝修恐龍館,建築師用鋼管、索纜搭建出了一條空中走廊
沿著這條走廊可以看到幾億年前已經滅亡的恐龍模型和化石,有的甚至會對話、張牙舞爪的模樣吸引不少人佇足觀賞,在台中的科博館也有一樣的場景,但是NHM的恐龍群看起來更加生動
‧Mammals & Blue Whale 哺乳動物和藍鯨
這個1:1大小的藍鯨模型是至今世界最大存活最久的哺乳類動物,它重達10頓,28.3米長;1934年開始規畫製作這具在當時既昂貴又超大的模型
傳說在施工期間,工人在藍鯨的肚子上留了一個暗門可以在裡面秘密抽菸休息, 1938年完工後這個門就被永遠的封閉,當時裡面還遺留了一些錢幣和電話簿,至於是不是真的也無從求證了
2006年2月在福克蘭群島捕獲了一隻8.62米長的墨魚,NHM將它製作成標本存放於玻璃櫃中,這是世界最大最完整的墨魚標本(Photograph Ref.BBC)
在哺乳動物館中可探索到很多陸上、海上的各類動物
這裡這裡~~台灣!
哇咧~原來海牛就是傳說中的美人魚
‧Creepy Crawlies 爬蟲類
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滿著不少爬蟲和昆蟲,有些動物對人類來說無益但卻惱人,如螞蟻、蜜蜂、蜘蛛
而蟑螂、蒼蠅、蚊子,不只惱人還是害蟲
‧Visions of Earth
搭乘手扶梯進入高達三層樓高的地球裡探索我們居住的環境,這顆地球就懸在一大片浩瀚的星空中,還真是有創意啊!
近看這個地球還真是破碎,似乎隱含著我們的地球已經生病了,近幾年世界各地天災不斷,總是令人不寒而慄,人類再不好好的愛護這片大地,大地已經在反撲了
撐傘、戴墨鏡的地球
溫室效應的地球
‧Ecology 生態
利用一整面絢爛奪目的電視牆和聲光效果營造出水的力量和對人類的重要性
‧Minerals 礦物
各式各樣的礦物真是令我大開眼界,尤其這顆礦物還真像花椰菜
這顆長毛的礦物也挺特別
逛完NHM的各個館區回到中央大廳,已經擠滿了不少人,真慶幸我們不用人擠人,開心哩!
前幾天要吃的蛋糕店今天還在休假,怎麼我這麼沒口福啊~只好附近隨便找一間店填飽肚子
‧Cafe' Chino
已經過了中午用餐時間,店內人聲鼎沸座無虛席,可能大家都是來下午茶,只有我們是來吃午餐
Tammy點了聖誕餐,看起來好好吃啊,火雞肉質好鮮嫩,有種入口即化的感覺,加上特製的醬汁和莓醬,好好吃啊!
我~點了一個像炒蛋的料理,是也不錯吃啦,但是~感覺好像應該加點菜脯,再來一碗白飯
‧Kensington Gardens 肯辛頓花園
悠閒的吃過午餐後搭地鐵到肯辛頓花園,寫到這裡才發現原來上次寫的海德公園其實應該算是肯辛頓花園,以The Long Water和Serpentine Bridge作分界左邊是肯辛頓花園,而右邊才是海德公園,兩座公園全部面積27公頃,都是英國皇家公園(Map Ref. The Royal Parks )
‧Kensington Palace 肯辛頓宮
1689年登上王位的威廉3世和瑪莉2世王妃因不喜歡泰晤士河的潮濕和空氣汙染而買下諾汀漢樓並移居於此,也就是肯辛頓宮,從此這裡便成為歷代王宮,連查爾斯王子和黛安娜王妃也曾居住於此
‧William III 威廉三世像
宮殿內有300多間房間,部分房間開放展出歷代王妃服飾的服飾博物館,其中收藏著黛妃在死前不久義賣的部分晚禮服,其中拍賣79件中14件再被捐回這裡作永久展示;2000年也在肯辛頓宮的一角新增一座Playground紀念黛安娜王妃
‧Round Pond 圓池
上次來時天氣還不錯,水池旁有不少人和天鵝,今天天氣變更冷了,池邊都結冰了,感覺池塘也變冷清了,同一個景不同的天氣就有不同的風情,如果可以看到春夏的景致該有多好!
‧Physical Energy Statue
George Frederick Watts雕刻了三座,另兩座分別在南非和辛巴威,瓦特是維多利亞時期最重要的藝術家,他曾被稱為維多利亞時期的米開朗基羅,但沒想到他居然對石膏過敏
‧The Serpentine & Bridge 塞本泰池&橋
‧Peter Pan Statue 彼得潘雕像
小飛俠的故事於1911年J.M巴里創作,故事中的溫蒂就是住在肯辛頓區,而肯辛頓公園更是故事中的場景之一,1912年巴里偷偷請了一個雕刻師雕了彼得潘,在深夜讓他以魔法之姿突現於肯辛頓花園裡,創造出彼得潘一直站在那都長不大的傳說
‧The Long Water 長水
1730年代,卡羅琳皇后(Queen Caroline)不只請查理斯布里曼(Charles Bridgeman)在肯辛頓宮前挖築一個大圓池,更在海德公園與肯辛頓花園中間引渠The River Westbourne築了一條人工長渠,也就是The Long Water和The Serpentine,這自然景觀取代柵欄來分隔海德公園,而這樣的概念也被世界各地的公園所引用,1841年肯辛頓花園才開放為公共公園
‧Italian Gardens 義大利花園
1860年亞伯特親王為了紀念1796年研發天花疫苗有功的Edward Jenner醫生而建造
花園裡有4座八角形的噴水池和小水池
尾端有一間泵浦房,泵浦房利用蒸汽的動力提供水給The Long Water
公園的一角居然有一間小木屋,感覺似乎有人居住,如果可以住在這還真不錯耶,有這麼一個偌大的後花園,真是超讚的!
遠方的摩天輪似乎小了一號,而且倫敦眼好像也不在這個方向啊,原來那是一個小型遊樂場的摩天輪
早知道從義大利花園到大理石拱門要走這麼久,我就直接在Lancaster Gate搭地鐵,我自己都走到快斷腳了,沿路還要一直安撫Tammy快到快到了~
‧Marble Arch 大理石拱門
位於海德公園一角的大理石拱門,建於1828年,設計源自於羅馬的君士坦丁凱旋門,使用白色的Carrara大理石, 原本立於通往白金漢宮的林蔭大道上,只有王室成員、國王的部隊和皇家馬砲兵才能經過這拱門,1851年亞伯特親王決定擴建白金漢宮,便將大理石拱門移於現址
拱門下的三個小門一直到1950年都是有警察站哨,上面雕刻著代表歐洲、亞洲和印度的人物
拱門有一大群的鴿子在休息,人來人往的好像一點都不在意,大概白天已經被餵飽了吧!
‧Oxford Street 牛津街
又來到牛津街了,感覺好像來市區怎麼走都會走到牛津街,走到這我們兩真的已經沒力再逛了,而且也沒時間了,只好放棄Selfridges塞佛里吉百貨公司和Pollock's Toy Museum波洛克玩具博物館
‧Tottenham Court Road Station 圖騰漢廳路車站
1984年車站翻修時將月台牆上使用馬賽克圖騰,整個車站有著濃濃的馬賽克風,反映了圖騰漢廳路一帶消費電子產品商店聚集的特色,而使此站成為引人入勝的一大特色
一出了地鐵站完全搞不清方向,問路人果然比較快,但可別問到觀光客那可是會白忙一場
2017年圖騰漢廳路車站將改建為如此現代化的車站(Photograph Ref. Halcrow )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
好不容易找到大英博物館,但怎感覺人一直在散去,我可是有在官網確認過星期四、五是開放到8點半,不死心進到博物館內,裡面還是有不少人嘛,但問了警衛,他說今天31號提早關門明天要放假,哇咧~我又失算了~>_<~,官網幹嘛不寫清楚啊!都來到這了怎麼也要待到警衛趕人了才心不甘情不願離開
離跨年倒數還有大半個晚上也不知要去哪,正巧看到博物館的對面有一間炸魚店,前一天要去吃的炸魚老店The Sea Shell Restaurant沒開,今天剛好可以彌補一下
其實只是一般餐館有賣炸魚餐,不是炸魚的專賣店
這是Bernie宴請我們吃大餐的甜點Pudding,不過這裡用的是太妃醬,我吃到的是奶油醬
跨年夜還不少客人頗熱鬧,一位老兄喝茫當著女友在虧女服務生哩~
這當然不是紅酒囉~我是還蠻想開一瓶的啦~是可樂啦!
鏘鏘~炸魚來囉,中間是豌豆泥,厚切的薯條熱呼呼的,很好吃!
切開好大塊的炸魚,熱呼呼的直冒煙,吃起來,嗯~就是炸魚排,還不錯吃但說不上驚艷,英國流行吃炸魚排就像台灣流行吃炸雞排一樣的普遍
你在等什麼呢?當然就是今天晚上的跨年倒數囉!
‧Trafalgar Square 特拉法加廣場
越晚廣場上聚集越多人了,越來越有過節的氣氛了!
還好我們有提早來佔了一個好位子,這個角度真是不錯! (看帥哥的好位子~)
慢慢的看著月亮從左下方升到倫敦眼的正上方
這位老兄肯定喝茫脫光光了,現在應該0度左右吧~看得我都冷了我
五顏六色的倫敦眼伴隨著熱鬧的歌曲,真是越晚越high越興奮,害我也忍不住鬼吼鬼叫的
雖然沒有明星熱場,但是大家跟著BBC現場廣播唱歌跳舞依然可以很high,這樣熱鬧的氣氛,讓我也不由自主的跟著擺動著,在等待倒數中埋首寫明信片,突然耳邊傳來震耳欲聾的「Happy New Year」,驚嚇中轉頭尋找,帥哥已不見身影了,等我回過神來和Tammy兩個一直狂笑
時間越來越逼近,開始越興奮緊張,這可是我第一次在外國跨年,對面的大樓開始打上倒數秒數,大家群起鼓動跟著開始倒數,以前總是聽到中文5~4~3~2~1,這次是three~two~one,大笨鐘響起鐘聲那一刻,天空也跟著絢爛奪目,好美啊!
BBC在不同角度拍的煙火~超美滴!(不過太安靜了~可以搭配我的影片一起看)

散場後,天空開始飄起雪了,大家齊聲歡呼著,越晚大家越high

為了疏散人群,附近的地鐵站都關閉,必須要走到很遠的維多利亞車站搭車,擠在人群中不小心踩到一個杯杯的腳,轉身對著他大喊Happy New Year,他也開心的回我,路上還是有不少人繼續在喝酒唱歌狂歡,疲累的回到家,熱鬧氣氛依然令我興奮的難以入睡,2010年,我在倫敦跨年!
BBC在不同角度拍的煙火~超美滴!(不過太安靜了~可以搭配我的影片一起看)
散場後,天空開始飄起雪了,大家齊聲歡呼著,越晚大家越high
為了疏散人群,附近的地鐵站都關閉,必須要走到很遠的維多利亞車站搭車,擠在人群中不小心踩到一個杯杯的腳,轉身對著他大喊Happy New Year,他也開心的回我,路上還是有不少人繼續在喝酒唱歌狂歡,疲累的回到家,熱鬧氣氛依然令我興奮的難以入睡,2010年,我在倫敦跨年!
0 則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身分請選擇[名稱/網址]留下您的大名★★(請盡可不要選匿名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