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在LA時把所有郊外的景點都排在後面幾天,整個玩下來累個半死,所以這次來倫敦刻意把郊外和市區的行程交叉排,這樣就不用每天都在舟車勞頓
不過雖然是市區的行程但我還是都排很早就要出門,沒辦法~冬天要跟太陽搶時間,要搶在他出來前出門,搶在他下山前走透透,雖然不用舟車勞頓,但還是要趕時間,好像也沒好到哪去~
一大早天才剛翻白希爾頓飯店的門口居然聚集一堆人,好像是失火了,現在正飄著細雨氣溫應該1,2度的天氣,仔細一看還有穿著浴袍打著赤腳,看得我都從腳底冷起來了~
‧Angle Market 天使市場 (舊稱Camden Passage)
天使市場共分三個區域,有露天菜市場(Chapel Market)、室內(The Mall)、露天騎樓式的(Angel Antique Archade)。1960年後這裡跳蚤市場漸漸形成骨董市場,最佳挖寶的時段是星期三、六
‧Chapel Market 教堂市場
走到天使露天市場,攤販都還沒開,雖然天還是有點昏暗,但都已經8點半了耶,可能下著雨的關係吧~只好先來去吃個早餐晚點再來逛
附近繞了好久只有星巴克,倫敦的星巴克比台灣的7-11還要多,而且還可以免費上廁所,不過在美國至少還有看過三兩間7-11,在英國卻是一間都沒看過哩!倒是英國自家開的Tesco超市滿街都是;點了一杯大杯的美式咖啡£1.85,也太大杯了吧~這杯喝完我可能要到處找廁所+_+
悠閒的吃完早餐,再走回天使市集,攤販空格上依然空蕩蕩,一點都不像波特貝羅市集般熱鬧,也許真的是天空不作美吧,只好隨興在附近逛逛後繼續往下個景點
BTW~事後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人家是9點才開始營業啦~為啥我的書給我寫7點="=,而且跳蚤市場和果菜市場是在不同的區域,事實上我根本就沒逛到天使跳蚤市場
‧King's Cross Station 國王十字車站
國王十字是紀念英王喬治四世,至今已有150多年歷史,但現在它紅極全球卻是因為哈利波特這個世界暢銷小說中,哈利要進入魔法世界經由國王十字車站中的9又3/4月台而搭乘霍格華茲的特快車的一個場景
但是事實上,這個看似極度現在化的車站,一點都捕捉不到電影中那復古的影子
從第一月台走到第八月台,就是不見第9月台,前方的告示牌寫著"在找9又3/4月台嗎?",告示牌前站了不少人,可見大家都在找這個月台,不少熱心的過路人特地停下來幫我們指了指方向
走到第八月台的尾端,不少人在排隊,沒人看管但大家卻都很有默契依序等候拍照,這就是國情的不同,我們真的該好好學學。其實呢~這裡也不算是電影中真正的場景,只是因為大量的遊客為了尋找這個月台而造成第9~10月台堵塞而特地在這偏僻的小角落搭一個場景,不過說也奇怪,為啥遊客可以在火車站的月台穿梭來去自如,這一直是令我不解的事
‧St. Pancras Station 聖潘可拉斯車站 (右圖)
真正第9和10月台並不在國王十字車站主體裡,而且兩月台間相隔是鐵道不是一面牆,J.K羅琳說她把國王十字車站和附近的Euston Station尤斯頓搞混了,也難怪當時我一直找不到月台,但其實尤斯頓車站的第9和10月台也是隔著鐵道,所以真要說電影的中月台場景,其實是國王十字車站的第4和第5月台,我也是一直認為中間那幾條頗有年分的磚牆月台倒比較像,而外觀車站的場景則是選用國王十字車站旁的聖潘可拉斯車站,那哥德式的紅磚牆是不是比具現代感的國王十字車站(左圖)要來的更適合呢?
‧Baker Street Station 貝克街地鐵站
貝克街地鐵站於1863年始營運,是全世界第一個地鐵站之一,1980年整修車站時將最古老的部分還原成當年通車時的樣貌;一下車後慌亂的跟著人群走出地鐵站居然忘了去尋找這古老的歷史和福爾摩斯的圖案(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磁磚牆上的那個叼著菸斗戴著獵鹿帽可都是用這小小福爾摩斯圖拼繪出來的,可惜沒有親眼看到,好可惜啊!
‧Sherlock Holmes 夏洛克福爾摩斯
走出貝克街地鐵站就可以看到一個座高立的雕像,一看就知道是鼎鼎大名的福爾摩斯,這是1999 年倫敦福爾摩斯學會(The Sherlock Holmes Society of London)為紀念福爾摩斯150週年所雕塑,底座下還寫著The Great Detective,事實上福爾摩斯不過是柯南‧道爾 (Conan Doyle)虛構出來的偵探小說中的人物,沒想到居然可以得到這麼高調的殊榮,可見福爾摩斯神探在英國的地位真是不容小覷
‧Madame Tussaud's 杜莎夫人蠟像館
http://www.madametussauds.com/
杜莎夫人剛開始只是製作法國大革命時犧牲的知名烈士的面模,1802年她到倫敦後卻因為拿破崙戰爭而無法返回法國,因而遷居到英國,1835年在貝克街成立第一間蠟像館,其後陸續在世界各地阿姆斯特丹、紐約、香港、拉斯維加斯、上海開立分館
在寒風雨中排著隊,真的好冷啊~整個腳都已經快沒知覺了,尤其排在我們前面的一對母女三個人,從頭到尾一直笑不停,也不知在爽啥,更討厭的是身邊老是有人在抽菸,一陣陣臭煙味一直飄過來,尤其是那撐著紅傘的胖子,氣死我了,好想從後面踹她一腳
倫敦蠟像館原本位於貝克街,在1884年才遷到現在的Marylebone Road,1925年的一場火災燒毀了很多蠟像,但由於模具都有完善保存,而使葬身於火場中的蠟像可以重製
杜莎夫人(1761-1850)在1842年為自己製作的蠟像放置在蠟像館的入口處
Walkers Crisps
http://www.walkers-crisps.co.uk/
跟Lay's樂事比較來,我喜歡英國的Walkers洋芋片,吃起來比較清淡,但是會一片接一片,不知不覺整包就吃光了,就算吃完也不會覺得是種健康負擔,不過還好我買的是家庭包,裡面又分裝了約8包小包裝,但是小包裝三兩口就吃光了根本就不夠塞牙縫(我的牙縫比較大),總是要強忍想再拆一包的慾望,真是痛苦啊!
還以為進到博物館就要買票進場了,誰知道又是漫無止盡得等待,從博物館外遠遠的轉角街口開始排,排到門口,排到一樓大廳,排到二樓樓梯口,天啊!整整4個小時,排到我都尿急,還好排隊中途有廁所,誰知道連廁所也要排隊,終於撐到洩洪完,整個就是蘇湖,回到隊伍才前進一點點,無聊之餘乾脆把帶出門的蘋果和麵包都喀光
這時也終於排到售票處,我和Tammy都快抱在一起痛哭了,這就是沒有預先訂票的下場!
披頭四,雖然跟他們不熟,但他們的盛名在英國應該沒有人不知的吧~
還有鎂光燈閃不停的除了麥克傑克森當然還有歐巴馬啦~
老實說對這些蠟像其實我一點都不感興趣,我認識的明星少之又少,就算認得出來我也叫不出他們的名字,倒是除了這些蠟像外比較令我感興趣的是那些穿梭在蠟像中的帥哥遊客,哈哈哈~
在排隊買票時為了偷拍這個帥哥還真是煞費苦心,每次相機一拿起來對著他就被他看到,只好趕緊拿Tammy來當擋箭牌,結果每一張都拍得模模糊糊的,可見我真的很不適合當狗仔,好不容易進了博物館又不期而遇,趕緊趁他忙拍照時又胡亂拍一張,哈~終於拍到了;偷拍帥哥比拍這些蠟像有趣多了~哈哈哈
驚見躺在椅子上的蠟像胸口在呼吸真是把我嚇了一大跳,這樣就把我嚇得半死了,想當然我是絕對不會進去看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屋(The Chamber of Horrors)
‧The Spirit of London 倫敦精神
其實杜莎夫人蠟像館在紐約時我就已經去參觀過了,除了會依國情不同展示當地的名人外,倫敦和紐約最大不同,便是這裡多了搭乘倫敦的黑頭計程車來環遊觀賞,藉由蠟像的展示來了解倫敦的歷史、城市演化與人物變遷,還頗有趣的
排了4個多小時買一個人£25門票,進來只逛了半個小時就離開,真的超級不划算!壓個紀念幣安慰一下,浪費太多時間在排隊,隔壁的天文館只好放棄了!
‧Sherlock Holmes Museum 夏洛克福爾摩斯博物館
http://www.sherlock-holmes.co.uk/
位於貝克街221B號 (221b Baker Street),其實在1890年代柯南道爾虛構出福爾摩斯和華生合租的公寓時,當時的貝克街是一條400公尺長的小街道,門牌號碼只到85號,隨著街道與市區發展才延伸到221這個編號,而也因此這裡成為了舉世聞名的虛構小說中福爾摩斯的住所,1990年成了福爾摩斯紀念館及觀光景點,英國政府將其列為文化遺產予以保護
排隊前先到禮品店的櫃檯先買票,門票£6
門口站著一個穿著維多利亞時期警察裝的守門員,他會控制入場的人數同時也會和遊客合照,可以跟他借福爾摩斯的帽子或斗篷來拍照呦
等到我們進場時,進入窄小的玄關,爬上只能容納一個人的樓梯來到二樓
房間裡布置成小說中福爾摩斯的起居室和臥室
小小的起居室雖然小,但是昏黃的燈光中充滿著維多利亞時期的溫馨風格
雖然是小說中虛構的場景,但每一景每一物都是根據小說呈現,仿若走入了柯南道爾的小說中
皺亂的床單、睡前酒,以前只能沉浸在小說推理中,沒想到可以和福爾摩斯這麼近距離接觸
柯南‧道爾在1887年發表了一部以福爾摩斯為主角的偵探小說大受歡迎,其後便開始寫了4篇長篇,56篇短篇福爾摩斯系列小說
故事的角度大都以華生醫師的角度來敘述,只有兩篇是由福爾摩斯親自敘述、兩篇是由第三人稱角度撰寫,所以華生可說是福爾摩斯的得力助手
壁爐上的火熊熊燃燒著,溫暖的彷彿感覺到福爾摩斯就叼著菸斗坐在暖爐旁思索著犯案線索
就如同小說中,福爾摩斯在聖經中藏了一把手槍防身
這是19世紀的馬桶嗎?
福爾摩斯的書和實驗儀器及華生的醫療器具
如果是福爾摩斯迷,看到這些場景這些人物,應該可以很輕易的就想到是那個故事情節
硬要說我是福爾摩斯迷還真愧對於柯南道爾,這些場景我一點印象都沒有,我看我要好好再拜讀一下了~
天花板上、閣樓上也隱藏著許多故事場景
不知道遊客內急時可不可以借用一下廁所?哈哈哈~
番外話:
小時候老爸不知從哪拿了一本亞森羅蘋的小說給我,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小說,因此奠定我對偵探小說的熱愛,我自己存錢買的第一本小說就是神探福爾摩斯,之後開始蒐集整套亞森羅蘋,長大後反而瘋狂迷上倪匡的科幻小說,直到金田一和名偵探柯南開始在少年快報刊載時又喚起我對懸疑偵探的熱愛,所以我和福爾摩斯可是有極深的淵源呢~
‧The Rolling Bridge 翻滾橋
S Wharf Rd Paddington, W2 1
由Thomas Heatherwick所設計的捲曲的橋,平時看起來就是一座普通的鋼結構人行橋,但在船隻通過河面時,橋身可以捲起成環形以便船通過。12米長的橋身由八段鋼架構成,內部安置有液壓油泵,驅使橋身完成蜷曲的動作,2005年此橋還贏得了英國結構鋼材設計大獎,每個星期五的中午會將橋捲曲展示
(影片來源:YouTube)
有一次收到一封轉寄信介紹著世界上十大不可思議的橋樑,其中倫敦就佔了兩名,一為倫敦塔橋另一個就是這個翻滾橋,為了找這一座特殊的橋樑,我可是翻遍網路資料,介紹它的網誌真是少的可憐,雖然好不容易找到地址,沒想到來到這條路來來回回找好久,還問了一個好心的杯杯,他還特地帶我們去看地圖,依然找不到,天色昏暗加上帕丁頓車站周圍都在整治路障圍了一大半根本都看不到,好不容易找到運河邊,河邊有好幾個警衛在抽菸,怯怯的過去問他們,他們也討論好久,把我的資料都拿給他們看,他們突然才想到好像就在運河邊,循著他們指示,終於看到那個捲成球狀的橋了,立在那邊真是超級不顯眼的啦!
‧Paddington Basin 帕丁頓運河
原定的行程是要到運河的遊船處搭船遊運河,沒想到被一個蠟像博物館整整耗掉了我4個小時,天色昏暗根本已經找不找搭船處在哪,更何況最後一班搭船時間應該已經過了
嗚~好想哭啊!可惡的蠟像館還我運河遊船(Canal Boar Trip)、倫敦動物園(London Zoo)和攝政公園(Regent's Park),傷心之餘也不知在哪亂拍的教堂;接著要去吃一間炸魚老店,找了好久居然沒開~今天是怎樣!
‧Oxford Circus 牛津圓環
牛津街和攝政街是倫敦最熱鬧的購物天堂,每天湧入大量的人車經常造成交通大打結,因此2009年倫敦市政府斥資500萬英鎊(約台幣2.66億元),仿效東京澀谷街頭的大型人行道,將人聲鼎沸的牛津街圓環改設對角線人行道,大大改善交通問題
倫敦的聖誕節正在強打金凱瑞主演的聖誕夜怪譚(A Christmas Carol),改編自1843年英國大文豪的狄更斯的作品,也許是中文片名太過聳動,讓我一直以為是部3D恐怖片,原來是溫馨小品,看完還有點小失望
‧Regent Street 攝政街
得名於攝政王(後來的喬治四世),是倫敦西區一條聚集各大名店的購物街,聖誕燈裝飾著整條街,攝政街完成於1825年,每一座建築至少是二級建築保護
‧Carnaby Street 卡納比街
60年代搖滾樂風靡時期,卡納比街是個引領風潮的地方,現今這裡依然是條商店聚集、人潮不斷的一條小街巷,擁擠的讓我好像置身在逢甲裡,胡亂逛了一下趕緊逃離這裡
雖然聖誕節已經過了好幾天,但是牛津圓環周圍大大小小街道裡依然充滿著濃厚的聖誕味
‧Hamleys 哈姆雷玩具百貨
http://www.hamleys.com/
188~196 Regent Street
號稱全世界最大的玩具百貨公司,創立於1760年,但在2001年紐約的時代廣場也開了一間佔地更大的玩具百貨-玩具反斗城(Toys R Us),雖然哈姆雷佔地面積頓時略遜一籌,但是7層樓滿滿是玩具的哈姆雷在世界第一名號依然屹立不搖
2009年末是哈姆雷倒數邁進2010年250週年慶
整間所有玩具都在特價
尤其泰迪熊上的mark還打著250週年慶,雖然很吸引人,但是我還是砸不下銀子,而且我的行李箱塞不下這麼大的紀念品=_="
‧Piccadilly Circus 皮卡地里圓環
從牛津圓環的攝政街一直延伸到皮卡地里圓環,一整條商店林立,逛街人潮真是多的嚇人,我實在不喜歡跟人家人擠人,尤其今天一整個行程被誤了好幾個,根本就沒想逛街的慾望,草草買了一些保養品就搭地鐵回家
回家時順道在附近的雜貨店進糧,雖然天氣很冷,但不知為啥很想吃哈根達斯,大概是在台灣都捨不得買來吃吧,來英國都豁出去了,尤其今天很想犒賞一下自己!雖然這麼小小一杯也要£1.49,在LA買兩大桶才$5可以吃到吐了,還是美國比較便宜;正煩惱沒湯匙吃冰淇淋,沒想到杯裡還有附一支小湯匙,焦糖牛奶口味吃起來很像牛奶糖,好甜啊>_<!不過三兩口就吃完了真不過癮~
老實說英國的泡麵還真難吃,淡而無味,連一點蔥末碎肉都沒有,還好餓一整天啥都不挑了,尤其是Tammy的太陽蛋煮得真是超好吃,捨不得咬破,冒著被燙破嘴也要把整顆蛋塞到嘴裡;今天,一整個不順的心情都讓這顆蛋和哈根達斯沖淡了~
0 則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身分請選擇[名稱/網址]留下您的大名★★(請盡可不要選匿名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