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排的行程是參加Golden Tour到科茲渥斯(cotswolds) 一日遊,我們訂了7:15在Guoman Tower Hotel集合,旅行團會來接我們,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再5點起床,6點半前出門搭車到Tower Hill

前一晚發布大風雪警報,很多地方交通都已經中斷了,出門前Bernie很擔心我們,一直叮嚀我們如果有事的話要記得打電話給他。出門時地上積了厚厚一層雪,天色還非常昏暗,一路上都是我們兩的腳印;很順利的搭上預定時間內的電車來到第六天時就已經來過的Tower Hill站,但是卻怎麼也找不到Guoman Tower Hotel這間飯店,一大早也沒人可以問,繞了好久眼看著時間就快到了才找到原來就在倫敦塔旁邊而已

進到高級的飯店內,接待員請我們稍坐,等了好久一直都沒有其他人出現更別說是旅行團,飯店的接待員也感覺不對勁,趕緊幫我們連絡旅行社,才知道今天行程通通取消了,而且前一晚才發E-mail通知,哇咧~有沒有這麼衰小朋友~真是衰事又一樁,第一次要去溫莎車子停開,在車站等了2.5h,第二次要去劍橋電車壞在車站害我們趕不上巴士要重買票,這一次大風雪害我最想去的科茲渥斯硬生生被取消了~我不依我不依!我只不過是說想看下雪又沒說要大到變成暴風雪~

明明路上都乾乾淨淨哪裡像下大雪,取消啥啦! (其實路邊都有鏟雪車在沿路清理)。這下子今天的行程沒了,下著雪也不知要幹嘛

突然想到跨年那天去大英博物館沒去成,剛好可以在今天補回來了!真是一切都是天意啊!搭車到大英博物館附近吃早餐

我們倆很悠閒的在咖啡館裡慢慢啜飲著熱騰騰的咖啡

在倫敦第15天腳步慢下來,似乎心情也慢活了~

昨天看了歌劇魅影讓我們意猶未盡,因此我們倆決定把今天的團費拿來再看一場歌劇,Les Miserables悲慘世界雖然也很想看,但我還是決定看媽媽咪呀

到中國城附近的售票亭買票,在這裡可以買到大部分歌劇院的票,有些還有特價哩~

但我們想看的媽媽咪呀,今天沒特價£58,好貴啊!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
終於等到大英博物館開門了,這座世界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倫敦大英博物館、巴黎羅浮宮)於1753年一位名醫Hans Sloane漢斯史隆過世後將收藏的七萬五千多件收藏品捐給國家,英國國會公開募款籌建博物館,1759年Montague Building蒙塔古大樓開放展覽

大英博物館開始在世界各地收集文物,19世紀博物館已不敷使用,1824年在蒙塔古的北方建立新館,1840年完成後便將舊館拆除,並在中庭裡建了圓形閱覽室
建築外觀採用代表永恆的希臘風格,屋頂上的山牆配上希臘古典的石柱組成的門廊,象徵著女性纖柔修長體態的艾奧尼亞石柱

整個柱身由星芒狀的弧形凹槽包圍,柱冠上有蝸捲型的雕飾

‧Reading Room 閱覽室
走進博物館後可以看到相當別致的圓形閱覽室,在當時因收藏物增加速度過快,也不易找到空地增建新館,因此在博物館的中庭中興建一座閱覽室來收藏書籍,也就是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的前身,但因博物館與圖書館都共用同一出入口造成空間的限制,而於1998年將大英圖書館遷至國王十字車站的附近

‧Great Court 大展苑
正好也為了因應千禧年的到來而開始興建閱覽室與中庭,為了迎合原本希臘式的風格,將原本的通道拆除再以仿古的方式將牆修復,並將中庭上設計成一個大圓頂,螺旋梯沿著圓周將人引導至圓形空間頂部餐廳

中央圓形圖書館底層則擴張增設書店和紀念品店

屋頂結構總重約八百公噸(鋼骨478噸,315噸的玻璃),3312塊每塊都不同大小的玻璃

這個歐洲最大的有頂廣場便於2003年也是大英博物館建館250週年慶時落成,透過大玻璃屋頂可以欣賞到倫敦陰晴晝夜的時空變化。(Ref. 維基百科、倫敦現代建築-路正光著、PBase)

館內分為古近東館、硬幣和紀念幣館、埃及館、民族館、希臘和羅馬館、日本館、東方館、史前及歐洲館、版畫和素描館以及西亞館

‧Ramesses II 拉美西斯二世(1250 BC)
拉美西斯是埃及歷史上最重要的法老之一,享年90歲,在他過世後埃及的國力開始走下坡。1974年他的木乃伊被發現長的真菌而送往法國修復,當時埃及政府還發予國民護照,職業欄寫著「國王(法老)」,可顯見他在埃及的地位備受尊寵。石像的右胸上有一小洞是拿破崙軍隊以戰利品帶回時鑽開的,1818年大英博物館買下雕像

‧Bronze figure of a seated cat (600 BC)
根據推測埃及末期的王朝許多神被傳化為動物、鳥且被廣為寵拜,而Gayer-Anderson cat蓋亞安德遜的貓被推測應是女神帕斯特的表徵,青銅製成,胸前的飾品描繪著太陽神的眼睛,根據最遠古時期拍的照片,發現當時貓的鼻環和耳環與現在不同

‧Monumental granite scarab
這是啥東西啊好像戴頭罩的青蛙(哈)

‧Nineveh Palace Reliefs
破碎的浮雕,依稀能拼出圖形,但還是要靠點想像力

好多不知名的埃及雕像

‧Amenhotep III 阿曼荷特普三世(1350 BC)
阿曼荷特普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於6~12歲登基,在位38年,他採集權讓古埃及達到全盛時期,他為了彰顯其權威在許多的雕像中的寶座旁雕出許多描繪埃及的植物,而頭像上的蛇狀圖案象徵著王位,根據推測石像的下巴應該有鬍子

‧Human Headed Winged Bulls & Human Headed Winged Lions
左邊是人頭翅膀公牛腳的捨杜,右邊是人頭翅膀獅腳的拉瑪蘇,是亞述文化中半人半獸的怪物,經常會被置於入口的左右兩旁,亞述人相信入口兩邊的捨杜和拉瑪蘇,會守護寺廟和宮殿

照理說埃及館最有名的莫過於木乃伊了,但為啥我一張圖都沒有呢?哈~我是俗辣,我不敢拍,光想就毛骨悚然了更別要我拍起來紀念了!

這湯匙也太卡哇伊了吧!

‧Bronze sculpture of a youth
Found at Ziphteh, near Athribis, Roman, first century BC
青銅鑄成,斑駁的地方看起來好像生鏽沒洗乾淨的感覺

‧Sculpture of a Victorious Athlete Tying a Ribbon
露六塊肌也不用露小弟弟吧~(羞)

‧Nereids Monument 奈雷伊德紀念碑 (380BC)
建於里居亞之都克桑特斯(土耳其南部),此墓碑為當時的君主所建,融合了希臘和波斯的圖像設計風格。根據推測佇立在愛奧尼亞式列柱間的三尊女雕像可能是海神雷利烏斯的女兒,都斷了頭的雕像看起來真是詭異

底座下有希臘與波斯之戰的纖細雕刻

奈雷伊德紀念碑的模型

這一排的浮雕極像是連環漫畫一般,還有連續動作,這兩塊算是較完整的,連續的不是斷頭就是斷頭斷腳的,其實還蠻有趣的

‧巴特農神殿的山牆雕刻
原本裝飾在象徵著雅典繁榮的巴特農神殿東側山牆的雕刻,為雅典城守護女神雅典娜而建的,雕刻上的衣裙相當的細膩,感覺都可以透視那美麗的胴體

‧Lely's Venus (Aphrodite) surprised while bathing 蹲坐的阿普洛迪
維納斯女神在沐浴時發現有人在偷窺,蹲坐回望著(原來維納斯也有三層肥肉啊),自希臘古典雕刻家布拉克西特雷斯發表裸像後,古希臘便開始出現許多裸像的作品

‧亞述王宮的浮雕
亞述王朝的國王們在公元前九世紀到七世紀之間統治了從埃及直到波欺灣的近東地區,王宮建築宏偉,牆面則是連成一排的石雕,上面刻有王室的業績如狩獵和戰爭等圖像,獵獅的場景多用來讚美國王

‧Rosetta Stone 羅塞達石碑
高約114.4cm、寬72.3cm、厚27.9cm,重約762公斤,大理石材質製造,常被誤認為是花崗岩,大理石的黑色表面上刻有三種不同語言版本,是托勒密五世加冕一週年時的紀念,石碑的兩側刻有後人加上的文字,其中左側為Captured in Egypt by the British Army in 1801(1801年時由英軍在埃及獲得),右側則為Presented by King George III(國王喬治三世捐贈),雖然在1998年時以現代化的手法清理乾淨還原其原貌,但為見證代人類文明事蹟因此被保留了下來。除此之外,石碑底部左側也有一個小角落蓄意被保留而沒有清理,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對照,讓人們知道清理前與清理後的差異(Ref.大英展導覽補充資料)

‧Bronze head of Hypnos 睡神西普諾斯
希臘神話中的睡神西普諾斯手持帶有麻醉效果的罌粟花和引人入睡的藥草,他與死神塔納特斯都是讓夜神傷腦筋的兒子,睡神大多被畫於壺上,因此這個雕像非常的罕見,只有20cm大小很容易被錯過

‧Molossian Hound 馬洛斯獵犬
獵犬上的線條看起來強而有力,應該會是很慓悍勇猛,但是面容怎如此癡呆,尤其那正面照感覺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Marble statue of the Spinario
一個男孩正聚精會神的在挑著腳底下的刺,那專注的神情讓人忍不住想湊過去看他到底是扎到啥東西,底下的兩個洞根據推測應該是噴泉池中的噴水口

‧Hoa Hakananai'a, Easter Island 復活節島摩艾石像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電影博物館驚魂夜中的那個老要口香糖的雕像,原位於南太平洋的智利復活島上,1869年由英籍船員搬回,扁嘴、頭與身體比例3:5,原本眼窩中有珊瑚和黑曜石,身體是紅、白色,但在它被搬離復活島時就已經被洗掉

各式各樣的藥丸和藥片

地球在樹木的中心,似乎在表達要保護自然生態象徵

愛斯基摩人在寒冷的天氣裡要先穿上後方的那超保暖的衛生衣

明代彩瓷彌勒佛像和後方山西五台山的寺廟壁畫

手工很細膩的寺廟雕刻,如果在上顏色應該會更吸睛

現在金價貴鬆鬆,隨便賣一個應該不少錢

東南亞的神像

中亞的神像

禮義廉恥

日本和韓國的文物感覺比較沒啥特色

東方館裡有展出一小部份的玉器、青花瓷器及一些壁畫、跤趾陶、銅鐘等

鮮明的色彩,光華亮麗的碗盤,看起來不太像是古董哩~

打混~懶得找資料了~(知道的煩請告訴我tks)

這裡居然也有中央銀行發行的舊台幣,在異國的博物館看到感覺卻分外親切

從以物易物到銀貨兩訖,到現在的信用卡交易,從錢幣的演進可以看到時代的變遷

‧Cassiobury Park Turret clock (Video)
Made by Leonard Tennant, c. 1610 in London.
齒輪上的轉軸左右搖擺是兩秒來轉動齒輪

整點時會拉動上面的鈴噹

各式各樣的時鐘

‧Carillon clock with automata, by Isaac Habrecht (Video)
仿製於法國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時鐘,每隔1h會發出音樂,中間24時制的時鐘,還有代表四季的時間,最下面代表太陽和月亮的12星座並顯示日期,每層都有不同的故事,有一層的兩個銀色的人形,一個指著分鐘一個會搖動機械,在時鐘敲鐘時一個人形會翻轉沙漏,而鐘聲響完鐘頂上公雞的翅膀會張開,四個角落寫著征服國家的王者,後面刻了很大的1589年和製造者的名字(Ref. Chest of Books)

‧The Mechanical Galleon 機械式西班牙大帆船
Hans Schlottheim(1545-1625)是一位相當知名的工匠,他設計自動化機器設計可在大長桌上移動,用來宣布晚宴開始。以15~17世紀的西班牙大帆船為造型,鋼銅為材質表面鍍金,船上的水手拿著著鐵鎚,每十五分鐘與每小時敲打銅鐘一次,主桅杆底部也有一個時鐘,音樂由一個小型華麗的風琴流瀉而出

神聖羅馬帝國選帝侯們在傳令官的帶領下,列隊前往覲見端座在主桅杆正下方寶座上的皇帝。船身上的加農砲會發射出驚人的聲響與煙霧做為最後精彩的演出來娛樂客人。太厲害了吧~幾百年前就能設計出這麼精密的玩意(Photograph Ref.維基百科)

‧The Lewis Chessmen
這組棋子曾現在電影哈利波特:神秘魔法石裡,當哈利和榮恩聖誕節在大廳裡面下棋,就是用這組魔法棋皇后站起來拿起她的椅子往敵人砸下去。這組棋子在Lewis島附近被發現之後其來源便眾說紛紜。以12世紀的以海象牙與鯨魚牙精雕細琢而成93個西洋棋,其中有11支在愛丁堡的蘇格蘭博物館,根據推測應該是分為5組棋子,每一組約16~19顆棋子

坐姿的國王拿著寶劍代表權威、托著腮幫子沉思的皇后代表智慧(怎麼看都像驚恐的表情)、主教、騎馬的騎士、站立的衛兵以及方尖碑形狀的兵卒,兵卒通常都是用海象牙的最尖端的部位雕琢而成,海象牙的最尖端體積最小 所以無法刻出複雜的形體來,因此都以方尖碑形狀而成
(Photograph Ref.維基百科, Research Ref. 倫敦‧路易斯棋子們)

好細緻的別針~右上角還有成串的葡萄哩!

這個金手鐲也很有創意,上面是三隻小老鼠在繞圓環跑

這個茶壺還真有設計感,很有現代風格,在當時肯定是個超時代的設計

這不知裝啥的,看起來很精緻

戴這麼粗的金環脖子不會孬到嗎?

這壺蓋真是超有趣,手把和蓋子上有三隻不知是啥,壺嘴上還有一隻悠遊自在的鴨子,真可愛哩!
‧Stonehenge 巨石群
這一區是出展了嗎?只有牆上有照片,櫃子裡怎空空的?

大英博物館不只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就連英國人也愛不釋手,不少人都會館內素描寫生,就連志工也不例外

這個雕刻好有趣,幾隻猴子正在聚精會神的下黑白棋

看看這麼小耶~好想帶回家啊!

葫蘆中的手工雕刻也很精細

看看~也是這麼小!

‧The Bodhisattva Tara 塔拉像
青銅烤金的佛像在斯里蘭卡製作,塔拉是佛教中地位最崇高的觀音,深受民眾崇拜

這甚麼字啊~看起來都差不多!

這烏龜有甚麼特別的呢?忘了耶~

這是瓶蓋壓扁串成,平常小小的一點都不起眼,沒想到收集起來是這麼壯觀

下了一天的大雪晚上終於停了

院子裡積了一層白雪,天色漸暗,路燈也亮了起來

沒想到在博物館裡也這樣耗了一天了~

站在博物館前想留影,有一個老外超不識相一直擋住我的鏡頭,我只好一直往旁邊移動,沒想到他也跟著我移,原來他是在捉弄我,這對情侶也太搞笑了吧!

結束了一天的古文物之旅再回到中國城附近用晚餐

找了一間拉麵太郎,這種天氣最適合熱呼呼的湯麵了,如果有火鍋當然更好

Tammy點雞肉蓋飯,看起來好好吃的樣子

附贈的味噌湯

我點雞肉拉麵還不錯吃,但我的舌頭應該是鐵打的感覺不夠熱

外面的車子積了厚厚的一層雪,今年的大風雪讓歐洲整個交通都大癱瘓

‧Prince of Wales Theatre 威爾斯王子劇院
建於1884年,1886年改名為威爾斯王子劇院,1937年800個座位已不敷使用重建後座位新增至1100個座位,1999年列為二級古蹟,2004年上演媽媽咪呀,這部歌舞劇創下威爾斯王子劇院最長壽的戲,甚至到現在依然非常賣座

原本拿了早上買的票就上樓,結果服務生東看西看還跟服務台確認,最後又叫我們拿著票去櫃檯,我們有點緊張,難道買到假票嗎?怎可能~我在售票亭買的耶,不知為啥櫃檯小姐就幫我們換了這種票

是舞台正中央的位子,太讚了吧~視野真的超讚的啦,一開幕就是那首熟悉的I have a dream響起,我整個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太感動了,接連和電影一樣的劇情一樣ABBA的歌,不一樣的是在現場的氣氛真是超high,大家都朗朗上口的歌曲,漸漸我們也跟著群起起舞,一起擺動一起哼歌,真的好high啊!
走出劇院又開始有點飄雪,也許興奮過頭全身熱呼呼的,我和Tammy就在路邊各灌了一瓶冰涼涼的可樂,依然無法平息我們心中的感動!
前一晚發布大風雪警報,很多地方交通都已經中斷了,出門前Bernie很擔心我們,一直叮嚀我們如果有事的話要記得打電話給他。出門時地上積了厚厚一層雪,天色還非常昏暗,一路上都是我們兩的腳印;很順利的搭上預定時間內的電車來到第六天時就已經來過的Tower Hill站,但是卻怎麼也找不到Guoman Tower Hotel這間飯店,一大早也沒人可以問,繞了好久眼看著時間就快到了才找到原來就在倫敦塔旁邊而已
進到高級的飯店內,接待員請我們稍坐,等了好久一直都沒有其他人出現更別說是旅行團,飯店的接待員也感覺不對勁,趕緊幫我們連絡旅行社,才知道今天行程通通取消了,而且前一晚才發E-mail通知,哇咧~有沒有這麼衰小朋友~真是衰事又一樁,第一次要去溫莎車子停開,在車站等了2.5h,第二次要去劍橋電車壞在車站害我們趕不上巴士要重買票,這一次大風雪害我最想去的科茲渥斯硬生生被取消了~我不依我不依!我只不過是說想看下雪又沒說要大到變成暴風雪~
明明路上都乾乾淨淨哪裡像下大雪,取消啥啦! (其實路邊都有鏟雪車在沿路清理)。這下子今天的行程沒了,下著雪也不知要幹嘛
突然想到跨年那天去大英博物館沒去成,剛好可以在今天補回來了!真是一切都是天意啊!搭車到大英博物館附近吃早餐
我們倆很悠閒的在咖啡館裡慢慢啜飲著熱騰騰的咖啡
在倫敦第15天腳步慢下來,似乎心情也慢活了~
昨天看了歌劇魅影讓我們意猶未盡,因此我們倆決定把今天的團費拿來再看一場歌劇,Les Miserables悲慘世界雖然也很想看,但我還是決定看媽媽咪呀
到中國城附近的售票亭買票,在這裡可以買到大部分歌劇院的票,有些還有特價哩~
但我們想看的媽媽咪呀,今天沒特價£58,好貴啊!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
終於等到大英博物館開門了,這座世界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倫敦大英博物館、巴黎羅浮宮)於1753年一位名醫Hans Sloane漢斯史隆過世後將收藏的七萬五千多件收藏品捐給國家,英國國會公開募款籌建博物館,1759年Montague Building蒙塔古大樓開放展覽
大英博物館開始在世界各地收集文物,19世紀博物館已不敷使用,1824年在蒙塔古的北方建立新館,1840年完成後便將舊館拆除,並在中庭裡建了圓形閱覽室
建築外觀採用代表永恆的希臘風格,屋頂上的山牆配上希臘古典的石柱組成的門廊,象徵著女性纖柔修長體態的艾奧尼亞石柱
整個柱身由星芒狀的弧形凹槽包圍,柱冠上有蝸捲型的雕飾
‧Reading Room 閱覽室
走進博物館後可以看到相當別致的圓形閱覽室,在當時因收藏物增加速度過快,也不易找到空地增建新館,因此在博物館的中庭中興建一座閱覽室來收藏書籍,也就是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的前身,但因博物館與圖書館都共用同一出入口造成空間的限制,而於1998年將大英圖書館遷至國王十字車站的附近
‧Great Court 大展苑
正好也為了因應千禧年的到來而開始興建閱覽室與中庭,為了迎合原本希臘式的風格,將原本的通道拆除再以仿古的方式將牆修復,並將中庭上設計成一個大圓頂,螺旋梯沿著圓周將人引導至圓形空間頂部餐廳
中央圓形圖書館底層則擴張增設書店和紀念品店
屋頂結構總重約八百公噸(鋼骨478噸,315噸的玻璃),3312塊每塊都不同大小的玻璃
這個歐洲最大的有頂廣場便於2003年也是大英博物館建館250週年慶時落成,透過大玻璃屋頂可以欣賞到倫敦陰晴晝夜的時空變化。(Ref. 維基百科、倫敦現代建築-路正光著、PBase)
館內分為古近東館、硬幣和紀念幣館、埃及館、民族館、希臘和羅馬館、日本館、東方館、史前及歐洲館、版畫和素描館以及西亞館
‧Ramesses II 拉美西斯二世(1250 BC)
拉美西斯是埃及歷史上最重要的法老之一,享年90歲,在他過世後埃及的國力開始走下坡。1974年他的木乃伊被發現長的真菌而送往法國修復,當時埃及政府還發予國民護照,職業欄寫著「國王(法老)」,可顯見他在埃及的地位備受尊寵。石像的右胸上有一小洞是拿破崙軍隊以戰利品帶回時鑽開的,1818年大英博物館買下雕像
‧Bronze figure of a seated cat (600 BC)
根據推測埃及末期的王朝許多神被傳化為動物、鳥且被廣為寵拜,而Gayer-Anderson cat蓋亞安德遜的貓被推測應是女神帕斯特的表徵,青銅製成,胸前的飾品描繪著太陽神的眼睛,根據最遠古時期拍的照片,發現當時貓的鼻環和耳環與現在不同
‧Monumental granite scarab
這是啥東西啊好像戴頭罩的青蛙(哈)
‧Nineveh Palace Reliefs
破碎的浮雕,依稀能拼出圖形,但還是要靠點想像力
好多不知名的埃及雕像
‧Amenhotep III 阿曼荷特普三世(1350 BC)
阿曼荷特普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於6~12歲登基,在位38年,他採集權讓古埃及達到全盛時期,他為了彰顯其權威在許多的雕像中的寶座旁雕出許多描繪埃及的植物,而頭像上的蛇狀圖案象徵著王位,根據推測石像的下巴應該有鬍子
‧Human Headed Winged Bulls & Human Headed Winged Lions
左邊是人頭翅膀公牛腳的捨杜,右邊是人頭翅膀獅腳的拉瑪蘇,是亞述文化中半人半獸的怪物,經常會被置於入口的左右兩旁,亞述人相信入口兩邊的捨杜和拉瑪蘇,會守護寺廟和宮殿
照理說埃及館最有名的莫過於木乃伊了,但為啥我一張圖都沒有呢?哈~我是俗辣,我不敢拍,光想就毛骨悚然了更別要我拍起來紀念了!
這湯匙也太卡哇伊了吧!
‧Bronze sculpture of a youth
Found at Ziphteh, near Athribis, Roman, first century BC
青銅鑄成,斑駁的地方看起來好像生鏽沒洗乾淨的感覺
‧Sculpture of a Victorious Athlete Tying a Ribbon
露六塊肌也不用露小弟弟吧~(羞)
‧Nereids Monument 奈雷伊德紀念碑 (380BC)
建於里居亞之都克桑特斯(土耳其南部),此墓碑為當時的君主所建,融合了希臘和波斯的圖像設計風格。根據推測佇立在愛奧尼亞式列柱間的三尊女雕像可能是海神雷利烏斯的女兒,都斷了頭的雕像看起來真是詭異
底座下有希臘與波斯之戰的纖細雕刻
奈雷伊德紀念碑的模型
這一排的浮雕極像是連環漫畫一般,還有連續動作,這兩塊算是較完整的,連續的不是斷頭就是斷頭斷腳的,其實還蠻有趣的
‧巴特農神殿的山牆雕刻
原本裝飾在象徵著雅典繁榮的巴特農神殿東側山牆的雕刻,為雅典城守護女神雅典娜而建的,雕刻上的衣裙相當的細膩,感覺都可以透視那美麗的胴體
‧Lely's Venus (Aphrodite) surprised while bathing 蹲坐的阿普洛迪
維納斯女神在沐浴時發現有人在偷窺,蹲坐回望著(原來維納斯也有三層肥肉啊),自希臘古典雕刻家布拉克西特雷斯發表裸像後,古希臘便開始出現許多裸像的作品
‧亞述王宮的浮雕
亞述王朝的國王們在公元前九世紀到七世紀之間統治了從埃及直到波欺灣的近東地區,王宮建築宏偉,牆面則是連成一排的石雕,上面刻有王室的業績如狩獵和戰爭等圖像,獵獅的場景多用來讚美國王
‧Rosetta Stone 羅塞達石碑
高約114.4cm、寬72.3cm、厚27.9cm,重約762公斤,大理石材質製造,常被誤認為是花崗岩,大理石的黑色表面上刻有三種不同語言版本,是托勒密五世加冕一週年時的紀念,石碑的兩側刻有後人加上的文字,其中左側為Captured in Egypt by the British Army in 1801(1801年時由英軍在埃及獲得),右側則為Presented by King George III(國王喬治三世捐贈),雖然在1998年時以現代化的手法清理乾淨還原其原貌,但為見證代人類文明事蹟因此被保留了下來。除此之外,石碑底部左側也有一個小角落蓄意被保留而沒有清理,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對照,讓人們知道清理前與清理後的差異(Ref.大英展導覽補充資料)
‧Bronze head of Hypnos 睡神西普諾斯
希臘神話中的睡神西普諾斯手持帶有麻醉效果的罌粟花和引人入睡的藥草,他與死神塔納特斯都是讓夜神傷腦筋的兒子,睡神大多被畫於壺上,因此這個雕像非常的罕見,只有20cm大小很容易被錯過
‧Molossian Hound 馬洛斯獵犬
獵犬上的線條看起來強而有力,應該會是很慓悍勇猛,但是面容怎如此癡呆,尤其那正面照感覺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Marble statue of the Spinario
一個男孩正聚精會神的在挑著腳底下的刺,那專注的神情讓人忍不住想湊過去看他到底是扎到啥東西,底下的兩個洞根據推測應該是噴泉池中的噴水口
‧Hoa Hakananai'a, Easter Island 復活節島摩艾石像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電影博物館驚魂夜中的那個老要口香糖的雕像,原位於南太平洋的智利復活島上,1869年由英籍船員搬回,扁嘴、頭與身體比例3:5,原本眼窩中有珊瑚和黑曜石,身體是紅、白色,但在它被搬離復活島時就已經被洗掉
各式各樣的藥丸和藥片
地球在樹木的中心,似乎在表達要保護自然生態象徵
愛斯基摩人在寒冷的天氣裡要先穿上後方的那超保暖的衛生衣
明代彩瓷彌勒佛像和後方山西五台山的寺廟壁畫
手工很細膩的寺廟雕刻,如果在上顏色應該會更吸睛
現在金價貴鬆鬆,隨便賣一個應該不少錢
東南亞的神像
中亞的神像
禮義廉恥
日本和韓國的文物感覺比較沒啥特色
東方館裡有展出一小部份的玉器、青花瓷器及一些壁畫、跤趾陶、銅鐘等
鮮明的色彩,光華亮麗的碗盤,看起來不太像是古董哩~
打混~懶得找資料了~(知道的煩請告訴我tks)
這裡居然也有中央銀行發行的舊台幣,在異國的博物館看到感覺卻分外親切
從以物易物到銀貨兩訖,到現在的信用卡交易,從錢幣的演進可以看到時代的變遷
‧Cassiobury Park Turret clock (Video)
Made by Leonard Tennant, c. 1610 in London.
齒輪上的轉軸左右搖擺是兩秒來轉動齒輪
整點時會拉動上面的鈴噹
各式各樣的時鐘
‧Carillon clock with automata, by Isaac Habrecht (Video)
仿製於法國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時鐘,每隔1h會發出音樂,中間24時制的時鐘,還有代表四季的時間,最下面代表太陽和月亮的12星座並顯示日期,每層都有不同的故事,有一層的兩個銀色的人形,一個指著分鐘一個會搖動機械,在時鐘敲鐘時一個人形會翻轉沙漏,而鐘聲響完鐘頂上公雞的翅膀會張開,四個角落寫著征服國家的王者,後面刻了很大的1589年和製造者的名字(Ref. Chest of Books)
‧The Mechanical Galleon 機械式西班牙大帆船
Hans Schlottheim(1545-1625)是一位相當知名的工匠,他設計自動化機器設計可在大長桌上移動,用來宣布晚宴開始。以15~17世紀的西班牙大帆船為造型,鋼銅為材質表面鍍金,船上的水手拿著著鐵鎚,每十五分鐘與每小時敲打銅鐘一次,主桅杆底部也有一個時鐘,音樂由一個小型華麗的風琴流瀉而出
神聖羅馬帝國選帝侯們在傳令官的帶領下,列隊前往覲見端座在主桅杆正下方寶座上的皇帝。船身上的加農砲會發射出驚人的聲響與煙霧做為最後精彩的演出來娛樂客人。太厲害了吧~幾百年前就能設計出這麼精密的玩意(Photograph Ref.維基百科)
‧The Lewis Chessmen
這組棋子曾現在電影哈利波特:神秘魔法石裡,當哈利和榮恩聖誕節在大廳裡面下棋,就是用這組魔法棋皇后站起來拿起她的椅子往敵人砸下去。這組棋子在Lewis島附近被發現之後其來源便眾說紛紜。以12世紀的以海象牙與鯨魚牙精雕細琢而成93個西洋棋,其中有11支在愛丁堡的蘇格蘭博物館,根據推測應該是分為5組棋子,每一組約16~19顆棋子
坐姿的國王拿著寶劍代表權威、托著腮幫子沉思的皇后代表智慧(怎麼看都像驚恐的表情)、主教、騎馬的騎士、站立的衛兵以及方尖碑形狀的兵卒,兵卒通常都是用海象牙的最尖端的部位雕琢而成,海象牙的最尖端體積最小 所以無法刻出複雜的形體來,因此都以方尖碑形狀而成
(Photograph Ref.維基百科, Research Ref. 倫敦‧路易斯棋子們)
好細緻的別針~右上角還有成串的葡萄哩!
這個金手鐲也很有創意,上面是三隻小老鼠在繞圓環跑
這個茶壺還真有設計感,很有現代風格,在當時肯定是個超時代的設計
這不知裝啥的,看起來很精緻
戴這麼粗的金環脖子不會孬到嗎?
這壺蓋真是超有趣,手把和蓋子上有三隻不知是啥,壺嘴上還有一隻悠遊自在的鴨子,真可愛哩!
‧Stonehenge 巨石群
這一區是出展了嗎?只有牆上有照片,櫃子裡怎空空的?
大英博物館不只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就連英國人也愛不釋手,不少人都會館內素描寫生,就連志工也不例外
這個雕刻好有趣,幾隻猴子正在聚精會神的下黑白棋
看看這麼小耶~好想帶回家啊!
葫蘆中的手工雕刻也很精細
看看~也是這麼小!
‧The Bodhisattva Tara 塔拉像
青銅烤金的佛像在斯里蘭卡製作,塔拉是佛教中地位最崇高的觀音,深受民眾崇拜
這甚麼字啊~看起來都差不多!
這烏龜有甚麼特別的呢?忘了耶~
這是瓶蓋壓扁串成,平常小小的一點都不起眼,沒想到收集起來是這麼壯觀
下了一天的大雪晚上終於停了
院子裡積了一層白雪,天色漸暗,路燈也亮了起來
沒想到在博物館裡也這樣耗了一天了~
站在博物館前想留影,有一個老外超不識相一直擋住我的鏡頭,我只好一直往旁邊移動,沒想到他也跟著我移,原來他是在捉弄我,這對情侶也太搞笑了吧!
結束了一天的古文物之旅再回到中國城附近用晚餐
找了一間拉麵太郎,這種天氣最適合熱呼呼的湯麵了,如果有火鍋當然更好
Tammy點雞肉蓋飯,看起來好好吃的樣子
附贈的味噌湯
我點雞肉拉麵還不錯吃,但我的舌頭應該是鐵打的感覺不夠熱
外面的車子積了厚厚的一層雪,今年的大風雪讓歐洲整個交通都大癱瘓
‧Prince of Wales Theatre 威爾斯王子劇院
建於1884年,1886年改名為威爾斯王子劇院,1937年800個座位已不敷使用重建後座位新增至1100個座位,1999年列為二級古蹟,2004年上演媽媽咪呀,這部歌舞劇創下威爾斯王子劇院最長壽的戲,甚至到現在依然非常賣座
原本拿了早上買的票就上樓,結果服務生東看西看還跟服務台確認,最後又叫我們拿著票去櫃檯,我們有點緊張,難道買到假票嗎?怎可能~我在售票亭買的耶,不知為啥櫃檯小姐就幫我們換了這種票
是舞台正中央的位子,太讚了吧~視野真的超讚的啦,一開幕就是那首熟悉的I have a dream響起,我整個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太感動了,接連和電影一樣的劇情一樣ABBA的歌,不一樣的是在現場的氣氛真是超high,大家都朗朗上口的歌曲,漸漸我們也跟著群起起舞,一起擺動一起哼歌,真的好high啊!
走出劇院又開始有點飄雪,也許興奮過頭全身熱呼呼的,我和Tammy就在路邊各灌了一瓶冰涼涼的可樂,依然無法平息我們心中的感動!
0 則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身分請選擇[名稱/網址]留下您的大名★★(請盡可不要選匿名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