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方面】
進入秋天的加拿大天氣真的很不美麗,東岸有時會熱到20度,有時又降到10度以下,中部平均都是-2~10度,西岸則是5~12度,10月中過後西岸幾乎天天下雨,要不就早上下大雨,傍晚放晴,真的很阿詐!雖然夭壽冷比台灣的寒流還要冷,但圍巾手套是還可以不用上場,但只要沒曬到太陽就會冷到皮皮剉,有太陽時穿太厚走著走著會熱,不穿外套風吹又很冷,外套就是一路穿穿脫脫,然後就感冒了!可能氣候暖化的關係,12年前去德國這個時間都已經在下雪了,加拿大卻沒有預期的那麼冷。
【交通方面】
在加拿大行人過馬路絕對是安全,但不自覺還是會停下來要讓車先過,會停下來肯定都是遊客。行人路權絕對是最大,不管紅燈綠燈行人號誌根本是參考用,只要沒車他們直接就過馬路了,其實跟台灣也差不多,只是差在台灣開車的人也是把號誌當參考用,駕駛和行人要上演拉鋸戰,在歐美基本上駕駛都很守法,只要是路口一定會慢行或停止,有行人一定會停。
行人號誌我也是很不懂,有的要按號誌才會亮行人號誌,大部分不按也是會亮,我都搞不清到底是要不要按,有的按了會有語音提示,有次按下突然喊了一聲「喂」害我嚇了一跳,系咧喂啥喂!後來才想到它是說「Wait」。
行人號誌有的城市是綠色行人,有的是白色行人,出現一隻紅色的手是行人通行倒數,跟台灣是相反,我有時會搞錯到底是走還是要停。總之,走在路上就看當地人怎麼走跟著走就對了。
如果只是走大城市周邊景點,基本上大部分都有大眾交通工具可以搭,但如果要去比較遠的景點交通著實不是很方便,甚至連交通車都沒有,只能跟團或是自行開車,對一個自助不會開車的旅者不是很方便。
除了跨城市巴士如OurBus、Orléans Express...可以免費攜帶1~2件大行李外,其他VIA火車、FRS Clipper渡輪、BC Ferries接駁巴士等,搭乘前大行李都要過磅。
【景點方面】
可能沒有自駕車又一個人自助的關係,除了洛磯山脈和尼加拉瀑布外很壯觀外,沒看到什麼大山大水的,加拿大也沒什麼壯觀城堡或歷史建築,甚至博物館只有國家級才值得逛,其他真的CP很低很不推。加上想看整片紅通通的楓葉都沒看到,整趟旅行沒有很興奮的感覺。
【食物方面】
對我來說加拿大跟美國一樣都是美食沙漠,沒啥Street Food,頂多就是漢堡、熱狗這種沒啥特色的速食食物,比較特別的就Poutine肉汁薯條,雖然是在魁北克發跡,但已經是加拿大的國民小吃,在麥當勞、漢堡王連鎖漢堡店也是都吃得到。
在加拿大連鎖咖啡最多的不是星巴克,而是在地的國民品牌Tim Hortons,雖然是咖啡店,但它的主力是甜甜圈,新推出的一人披薩也很好吃,尤其是招牌咖啡冰沙系列必喝,價格都很平易近人。
我以為歐洲青年旅館的早餐已經夠簡單了,沒想到加拿大的青旅簡單到厭世,每天只有吐司、果醬、牛奶、麥片和咖啡,好一點的有鬆餅、培果、水煮蛋、水果(香蕉或蘋果),在歐洲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火腿和起士甚至生菜沙拉和優格,加拿大只有卡加利的HI(Hostelling International)青旅有火腿,還限量一種,偶有幾間有優格,要吃很飽是沒問題,但平凡到懷疑人生。
【治安方面】基本上只要天黑就不要獨自出門,其實去哪國旅遊都差不多,不過加拿大治安相對還是安全一點,不過,路上遊民真的很多,比Covid-19疫情前去歐洲還要驚人的多。傍晚五點過後他們會傾巢而出佔據公園、鬧區長椅,打烊的商店門口,清晨天亮前就會收拾行李消失,這是比較正常的遊民,很多都是看起來像毒犯全身黑抹抹,髒亂的頭髮和鬍鬚,褲子掉到屁股下,群聚在一起吸毒,甚至走路像喪屍沒有意識的全身半折在路邊或跪在路邊吸毒。在西雅圖看完夜景從號稱治安最差的三街走回旅館,完全不敢跟一堆站在路邊的遊民對眼,只要一不小心對到他們就靠過來,嚇死我了!
【語言方面】
雖然加拿大官方語言是英語,但東岸渥太華以南還有英法雙語,以北第一語言是法語,來到蒙特婁、魁北克甚至連英語都沒有,廣播都是法語,巴士司機也只講法語;眼睛一閉還以為自己來到法國。
【金錢方面】
加拿大跟美國一樣都是稅外加,但有分聯邦稅GST、省稅PST,兩個相加就是合併稅HST,每個省的相加稅率不一樣,商品有的要稅有的免稅,規則一堆就不詳述。(Ref.加拿大官方稅務)。除了外加消費稅外,除了速食店外的餐廳、市集或小吃攤等等,只要有提供飲食服務都會外加服務費(小費),結帳時會把結帳機給你自己按,固定15~25%或是自己按數字。我只有坐在餐廳裡有服務生來點餐那種我才會給Tip,其他都直接按No Tip。
在加拿大99%消費都可以刷卡,除了給司機的小費是現金或是特別已經標註只收現外,就算是路邊攤、售票機、自動販賣機都可以刷卡,因為消費金額都是外加稅再加服務費,所以很難先準備好現金,加上硬幣只有2、1、0.50、0.25、0.10,所以小數有捨去進入算法,比如0.51~0.54是無條件捨去為0.50,0.56~0.59是無條件進入0.60,所以相對刷卡就方便多了!
搭公車如果沒買儲值卡想要付現的話,上車前要準備好零錢投入,雖然機器也收鈔票,只是不會找錢,別像我傻傻插入10元鈔票還以為機器會吐5元鈔票給我,司機只好給我兩張一日票。
在售票機可以購買儲值卡直接儲值,或是購買各種單程或日票,日票幾乎可以包含所有交通工具,但每個城市不同要查一下。另外,售票機可用信用卡、現金支付,現金只收十元鈔票以下面額,但有次在蒙特婁的地鐵站用現金要買單程票,前一組乘客五元鈔票怎麼都吃不進,搞老半天,我在趕時間偏偏又只有一台售票機,輪到我時五元依然吃不進,我身上最小面額只剩五元,還好最後用信用卡買到票。
這次出國除了交通、住宿、跟團外,門票都沒有先預購,因為線上購票不能退費,雖然線上購票比現場票價便宜,但因為門票都必須選日期和時間,擔心突發狀況導致無法在時間內參訪,會賠了夫人又折兵,不過,每張票都差個台幣一兩百,量多總價就差很多,甚至在班夫國家公園的硫磺山纜車價差到將近30加幣,相當驚人!
【其他方面】
美加的廁所都是免費,隨處都有,而且相當乾淨,即使是偏遠的公園裡依然保持潔淨,重點是每間廁所裡面一定有衛生紙,不怕上演線上等的窘境。但不急時,到處都有廁所,急得時候偏偏要走超遠,溫哥華的熱門景點蒸汽鐘附近沒有公廁,要走到維多利亞公園才有,廁所要走下去狹窄又冗長樓梯到地下室,感覺很可怕,但是走下去別有洞天,不但乾淨到懷疑人生,還有清潔人員駐點在工具室,隨時出來檢查清潔。
自助旅行這麼多國從沒感覺到有被不友善的對待,除了在香港有感覺到當地人對講華語的人不是很友善,可能香港人無法分辨台灣人和中國人。沒想到疫情後到加拿大這種感受更甚,基本上白人都還蠻友善,反而是當地亞裔、印裔、東南亞、中東裔非白人之類的,對亞洲人(我)態度不是很好,結帳時臉色很臭,甚至收據就直接丟桌上,雖然是少數,但是感覺很差,Covid-19台灣也是受害者好嗎!不是黃種人講中文就都是中國人好嗎(白眼)?
【總結】
如果想要看紅通通的楓葉可能要11~12月左右,加拿大不太適合一個人不駕車旅遊,除非你只想逛逛市區及偏郊區的景點的話基本上都有車可以到。疫情後的物價真的很驚人,光住宿和交通就佔了我旅費的2/3,只能靠節食省錢,不過,餐費累積下來也是很驚人。另外,加拿大很多訂票系統對台灣真的很不友善,要不被列為中國台灣,不然就是連台灣的選項都沒有,真的超不爽!!總之,走過看過體驗過,加拿大一次就夠了!
最後,紀錄一下這次搭的長榮和加航的飛安宣導影片都還蠻有創意
長榮航空機上安全宣導影片 EVA Air Safety Video 2020 (中英雙語)
終於生出來啦
回覆刪除千呼萬喚~
刪除哈哈,你寫的很詳細!希望要繼續寫下去唷!
回覆刪除要看心情哩~XD
刪除